《傷寒論》是中醫的經典著作,但其寫作年代久遠,有個別文詞古奧難懂,今就其中幾個詞義提出一點看法,以期能更準確地理解原文。
似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第五》:「溫覆令一時許,遍身zhizhi,微似有汗益佳,不可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
句中「似」字今人大多不注,認為與現代漢語相同,是「好像」之義。照此理解,豈不大誤。因全句是說:讓病人發汗,只是不能使病人大汗淋漓。可見,把「微似有汗」譯為「稍微好像有汗」,豈不前後矛盾?
「似」不是「好像」,而是「連續」、「接續」之義。
《廣雅·釋詁》:「似,續也。」清·王念孫《廣雅疏證》:云「似者,《小雅·斯干篇》:『似續妣祖』。《周頌·良耜篇》:『以似以續』。毛傳並云:『似,嗣也』。」「嗣」即「連續」、「接續」之義。可見,「微似有汗益佳」是說:稍微連續出汗最好。「似」作「連續」之義,《傷寒論》中並非此例。該篇下文的「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及「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句中的「似」都是「連續」之義。
若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第七》:「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句中的「若」今人大多理解為「如果」之義。此乃大誤。其原因是該句錯誤句讀而導致錯誤的理解。「若」前面的逗號應去掉,作「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若」是選擇連詞「或者」之義。
清·王引之《經傳釋詞》:「若,猶『或』也。」《漢語大字典》:「若,表示選擇關係,相當於『或』、『或者』。」並舉有許多例證,茲不贅引。另外,從上下文來看,用冷水潠(噴灑)之或灌(澆灌)之,病人熱邪都會被遏止不能去除。其實,下文有「若以水潠之洗之,益令熱劫不得出。」可知,如果把「若」解為「如果」,上下文義不連貫。其實「若」表示「或者」之義,在《傷寒論》中較多。《辨陽明病脈證並治法第四》云:「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句中三個「若」都是「或者」之義。
陷脈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第六》:「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眴,不得眠。」今本大都按以上標點,誤。
「陷脈」當為一詞,不可分開,今人因錯誤斷句,而導致錯誤理解。如郭藹春《傷寒論校注語譯》注云:「額上陷:額部兩側太陽穴處陷下不起。」《內經講義》注云:「額上陷,脈急緊:指額部兩旁(相當於太陽穴)凹陷處動脈拘急。」造成此誤的原因,是沿襲古注所致。成無己注云:「若發汗,則上焦津液枯竭,經絡乾澀,故額上陷,脈急緊。」「陷脈」當是一個固定詞語,不可分割,這在許多醫經中可以證明。《靈樞·九針十二原》:「故針陷脈則邪氣出,針中脈則濁氣出。」張介賓註:「諸經孔穴,多在陷者之中,故凡欲去寒邪,須刺各經陷脈,則經氣行而邪氣出。」又《素問·骨空論》:「腨下陷脈灸之。」張介賓註:「陷脈,足太陽承山穴也。」可見,「陷脈」是凹陷處的動脈。後人不達,誤把「陷脈」一詞分割開來,造成錯誤的句讀,從而又錯誤地理解。
坐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第六》:「當汗不汗,其人煩躁,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此段文字,今人大都按以上斷句,並把「坐」解為動詞「坐」,大誤。因為通讀《傷寒論》全書,論述咳喘的內容非常多,但沒有「但坐」的描述。另外,從該條條文來看,「短氣」只是表邪沒能全部解除所致,不致於到「短氣但坐」的地步。其實,這裡也是誤讀後從而又錯誤的理解。
此文正確的句讀應是「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坐」是副詞「因為」之義。清·劉淇《助字辨略》:「坐,猶雲因也。」楊樹達《詞詮》:「坐,原因介詞,因也。」「坐以」是同義詞連用,「因為」、「由於」之義。唐·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詩中「坐」就是因為之義。「坐」表原因,古例甚多,茲不贅引。
其實,從成無己的註釋來看,成注云:「則痛無定處,或在腹中,或在四肢,按之不可得而短氣,但責以汗出不徹,更發汗則愈。」可見,成無己也是認為病人「短氣」,而非「但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