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國醫大師李振華教授擅長應用脾胃學說治療內科雜病,總結出通過藥物性味歸經以及藥效應用與脾胃的生理、病理特點相結合的用藥大法,筆者有幸作為弟子跟隨李振華學習工作,蒙受教誨,受益匪淺。李振華應用養血活血、溫經通絡法治療寒痺(慢性風濕性關節炎)效果良好,現總結如下。
定義與範疇
寒痺指寒邪偏重的痺病,是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以寒氣偏勝者,又名痛痺、骨痺。《靈樞·賊風》:「嘗有所傷於濕氣,藏於血脈之中、分肉之間,久留而不去……寒溫不時,腠理閉而不通;其開而遇風寒,則血氣凝結,與故邪相襲,則為寒痺。」 慢性風濕性關節炎表現為關節疼痛劇烈,受寒加劇,得溫稍舒者屬中醫寒痺範疇,是痺病中最為多見的一種類型。
病因病機
李振華認為痺病的發生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正氣虛,多因起居不慎,房勞過度,素體虛弱或長期勞損,勞逸失宜,產後、病後引起。若衛氣虛弱,腠理不密,御邪力弱則邪氣乘虛而入,經脈閉阻,氣血運行不暢,形成痺病。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寒痺的發生主要是內在陽氣虧虛,不能溫煦肌體,尤其不能抵禦寒邪的侵襲而發病。二是外邪侵襲,風、寒、濕、熱之邪氣侵襲人體引起痺病。《素問·痺論》云:「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其寒氣勝者為痛痺。」李振華認為痺證是由於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這三氣是既合又雜,不是一氣致病,風寒、風濕、寒濕也不是各佔1/3,風寒濕熱造成痺病也不是各佔25%,病常有偏重,可偏風、偏寒、偏濕,以及二氣雜合為病。偏寒者疼痛以冷痛、怕冷為主,與寒冷氣候變化關係密切,機體陽氣不足,寒氣侵襲,寒凝血脈,經脈不通故而痛甚,故《素問·痺論》說:「寒氣勝者,為痛痺。」寒為陰邪,易傷陽氣,陽氣不達四末則四肢欠溫,痛處有冷感,寒得陽熱則散,氣血得熱流暢,故得熱痛減。李振華特別強調中焦脾氣(陽)在寒痺發病中的重要性,認為脾主四肢,脾氣(陽)虛則不能溫煦四肢末節,也不能抵禦寒邪的侵襲,發病後四肢怕冷,遇寒加重。另外瘀血、痰濁阻絡也可致痺,邪留日久可致氣滯血瘀,故治療貴在疏通經絡、行氣活血。
辨證論治
主證:肢體關節肌肉疼痛劇烈,遇寒加重,得熱則減,痛處固定,日輕夜重,甚則關節不能屈伸,痛處有冷感,四末欠溫,舌淡苔白,脈弦緊等。
治法:養血活血、溫經通絡。
方藥:當歸12g,川芎10g,赤芍15g,桂枝15g,知母12g,香附10g,川牛膝15g,川木瓜15g,丹參15g,雞血籐30g,制川烏6g,制草烏6g,木香8g,制馬錢子1g,炮山甲10g,蜈蚣3條,元胡1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服。加減:寒邪勝者再加制附片10g,乾薑10g,細辛5g,肉桂10g。
典型病例
沈某某,男,40歲,2009年9月29日以雙膝關節間斷髮作性疼痛4年,加重1周為主訴來診,自述每遇寒冷天氣變化即加重,週身怕冷,四肢不溫,舌質淡暗、舌體胖大、舌邊有齒痕,舌苔薄白,脈沉遲無力。檢查:膝關節皮色皮溫正常、無腫脹,活動正常,化驗檢查:血沉10mm/h,ASO<250 U,RF<20U,CCP(-),X線片無異常。西醫診斷:慢性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診斷:痺病(寒痺),辨證:血虛關節失養,陽虛關節失於溫煦,寒邪乘虛侵襲,痺阻骨節經絡,不通則痛。治法:養血活血、溫經通絡止痛。
方藥:擬上方原方,21服水煎服,每日1服。
二診:2009年10月20日,服上藥後關節疼痛大減,畏寒怕冷、四肢不溫症狀也較前緩解,舌質淡暗胖大、舌邊仍有齒痕,舌苔薄白,脈沉遲。效不更方,繼服上方21服,水煎服,每日1服。一月後隨訪病已痊癒。
小結
《症因脈治》卷三云:「寒痺之證,疼痛苦楚,手足拘緊,得熱稍減,得寒愈甚,名曰痛痺。」現代醫學的慢性風濕性關節炎屬本病範疇。李振華認為是日久機體陽氣不足,又感受寒邪,內阻經脈而引起,以冷痛為主要表現,也可見筋骨肌肉關節等處疼痛酸楚、重著沉困、麻木不仁、關節腫大、屈伸活動不利,甚則關節變形、累及臟腑,病程較長,纏綿難愈,治療頗為棘手。
李振華以養血活血、溫經通絡法治療寒痺效如桴鼓,屢用屢效。方中當歸、川芎、赤芍、丹參、雞血籐養血活血,制川烏溫經定痛,制草烏治療痛痺之功效較川烏更著,二者均為大辛大熱之品,可溫經通脈,散寒止痛,為治寒痺必用之藥。現代研究證實:川烏、草烏、桂枝等可降低ASO、CRF、ESR、RF的滴度;丹參、雞血籐、穿山甲等通經活絡,知母、桂枝寒熱並用滋陰不傷陽,溫陽而不損陰;制馬錢子、炮山甲、蜈蚣、元胡行氣通絡止痛,制馬錢子常用量為0.5~1g,以甘草佐制其毒性,療效好且未見有毒副作用;川牛膝、川木瓜引藥下行達膝關節,木香、香附行氣以活血,氣行則血行之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