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卻隱藏著重大疾病」的科學事實,造成了中醫理論「無形無患」背景知識範圍內不可解決的科學問題,揭示出與中醫不相容的反常事實。
「辨病論治」在中醫理論體系中的確立,將引進西醫學對疾病的微觀認識和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診斷疾病的方法,彌補中醫微觀認識的缺失。
任何科學理論都有一定的適用範圍,隨著科學實踐的發展,「反常」問題會逐漸暴露出來。所謂「反常」,法國化學家庫恩說:「反常現象就是不符合預想的現象,就是與範式的預期不相符合的現象或者無法用範式作解釋的現象。」新歷史主義者拉裡·勞丹系統地探討了反常問題,認為尋求反常和解決反常是科學事業存在的理由。可見,「反常」是科學家們在科學探索活動中,發現的一種在已有理論的背景知識中,不能解決的科學問題。它表明現有理論體系的不完善,或某些公理或定律的缺失,造成認識上的矛盾。由於理論具有一定的彈性,我們可以通過理論的局部調整,增加或修改輔助性假說,來排除反常。
中醫採用「司外揣內」方法建構理論體系
中醫理論形成於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黃帝內經》問世奠定了中醫理論體系的結構框架。兩千多年來,中醫理論處於連續積累性發展,並經歷東漢末年《傷寒雜病論》創立的辨證論治、魏晉隋唐時期的分門別類研究、金元時期的流派紛呈、明清形成溫病學說等四次飛躍性的發展,中醫理論漸趨成熟和穩定。但隨著現代科技和西方醫學的迅猛發展,許多無症狀性疾病被揭示,如無症狀性的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以及許多疾病的早期甚至中期都沒有明顯症狀、甚至根本沒有症狀。成為中醫「司外揣內」背景知識中無法解決的科學問題,即反常問題,對中醫理論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中醫學的科學認識活動,起始於中國古代,由於當時可供人們來觀察生命運動的條件和手段的匱乏,致使中醫學是以研究人體生命運動的生理、病理徵象為切入點,來把握生命運動狀態的。中醫學擅長對表現於機體外在「像」的觀察和利用,望、聞、問、切及四診合參,充分地啟用了感知系統的潛能,捕捉生命運動的外在征跡、徵象,來發現和總結外在征跡(生命現象)與生命運動以及疾病變化時機體所處狀態間的內在關係。對藥物所具有的四氣、五味、功效及方劑療效的確認,也都是通過觀察人體服藥後表現於外的徵象來概括和證實的。通過對機體外在徵象的觀察、辨認、分類,形成概念,進而判斷、推理機體所處的狀態。中醫理論中的一些起著決定學科性質的支柱性命題和方法,如「以形正名」(形成中醫理論概念的原理和方法)、「以象測髒」、「審症求因」、「辨證論治」,無一不是憑藉機體外在形跡徵象而形成,進而實現了對人體生理、病理活動把握的。《素問·六微旨大論》一語道破天機,說:「無形無患,此之謂也。」
由此可見,中醫學是通過研究人體生理、病理及治療用藥過程中反饋於外在的徵象(症狀、體征),把握生命和疾病所處的狀態,來防治疾病、延長壽命的醫學科學。經過兩千多年經驗的、理論的知識積澱,積累了大量的反映人體生命、疾病狀態的生理、病理徵象形成的科學概念、科學定律,採用「司外揣內」包括以象測髒、辨證論治、審證求因等方法,建構起一個完整的與西方實證醫學截然不同的醫學理論體系。
中醫應吸納微觀辨證和辨病論治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特別是西醫學借助現代科技手段與方法,使許多無症狀性疾病或早、中期無明顯症狀的疾病昭然若揭。「無形(症狀)卻隱藏著重大疾病」的科學事實,造成了中醫「無形無患」背景知識範圍內不可能解決的科學問題,揭示出與中醫現有理論不相容的反常事實。科學哲學認為,科學理論特別是基礎理論中「反常」的出現,說明現有的理論中存在著嚴重的不足或局限性,這種問題依靠對理論枝節的修修補補已不能解決,必須從理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上重新加以探討。
科學理論的進步是通過消除反常、解決反常問題而進步的。所以,當代西方哲學家卡爾·波普爾說:「科學只能從問題開始。問題會突然發生,當我們的預期落空或我們的理論陷入困境、矛盾之中時,尤其是這樣。」
那麼,中醫理論應如何排除反常,解決中醫理論與科學事實的矛盾,使中醫科學理論進步呢?中醫理論要排除「反常」,需要改變中醫理論單純依靠機體外在「形跡」,通過「以形正名」、「以象測髒」、「審症求因」、「辨證論治」,來把握人體生理、病理活動的理論模式。應將「辨病論治」納入到中醫學的理論框架之中(辨病的「病」,是指西醫學的疾病),同時增加「辨體質論治」、「辨遺傳病史論治」,與「辨證論治」共同組成中醫理論的診斷、治療理論體系。
「辨病論治」概念雖在傳統中醫理論體系中已存在,但「病」是指中醫學的病名,如麻疹、水痘、肺癆、腸癰、痢疾、消渴等,這些疾病仍是通過機體的外在病理征跡進行診斷的。然而,為排除中醫理論的反常問題,要解決「無形無患」、「司外揣內」背景知識與「無形(症狀)卻隱藏著重大疾病」的科學事實間的矛盾,辨病論治的「病」,是指西醫學微觀診斷的疾病。因而,「辨病論治」概念及理論在中醫理論體系中的確立,將引進西醫學對疾病的微觀認識和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診斷疾病的方法,為中醫理論植入了微觀生理、微觀病理、微觀診斷、微觀藥理的手段,彌補中醫理論微觀認識的缺失,消除中醫理論「無形無患」命題以及「司外揣內」方法的不足。
事實上,「辨病(西醫疾病)論治」,在近幾十年的中醫臨床實踐中,許多有識之士已有深刻認識,並且在臨床實踐探索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如已故的中醫藥大家姜春華先生,在上世紀60年代初就已提出「辨病與辨證相結合」,他說:「既要為病尋藥,又不廢辨證論治,為醫者須識病辨證,才能做到辨病與辨證相結合。」認為辨證論治是中醫的精華,但並不是完美無缺的。他曾舉例說,有些病,證好了,但病未癒,而又無證可辨,如慢性腎炎常可見到諸症皆愈而化驗蛋白尿沒有消失,就不能解決問題。再如,國醫大師朱良春先生也說:「辨證論治是中醫臨床的特色,也是中醫診治疾病的主要方法。但是,醫學總是在不斷向前發展的,我們應當不斷豐富和發展辨證論治的內涵。因為中醫在宏觀、定性、動態方面的研究是有其獨到之處的,但在微觀、定量、靜態方面的研究則有所不足。所以我們要在辨證論治的前提下,還要注意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才能進一步提高療效」。
可見,將「辨病(西醫學疾病)論治」納入到中醫理論框架結構之中,有著堅實的臨床實踐基礎,也是對近幾十年來中醫臨床研究成果的理論概括和昇華。
綜上所述,中醫學的診斷、治療體系,由辨證論治、辨病論治、辨體質論治和辨遺傳病史論治所組成。形成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病證結合)、辨體質與辨證相結合(體證結合)、辨遺傳病史與辨證相結合(史證結合)的病、證、史、體質多層面、多角度認識和征服疾病的中醫診療理論體系。
將「辨病(西醫學疾病)論治」、「辨體質論治」、「辨遺傳病史論治」、「病證結合」、「體證結合」、「史證結合」等理論和方法,納入到中醫理論體系框架之中,中醫學的特點不再是「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中醫學將發展成為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實證與思辨相結合、辨證與辨病相結合之現代中醫藥學。如何使宏觀與微觀、實證與思辨、辨證與辨病有機地結合,中醫學共同體尚有很長的研究探索之路。
讓我們解放思想,排除中醫理論的「反常」問題,迎接中醫理論的科學觀念、研究模式以及研究活動方式的變革,推動中醫學的現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