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汗時的護理

  劉河間在《傷寒直格》卷下泛論中說:「夫大汗將出者,慎不可恨其煩熱,而外用水濕及風涼制其熱也。陽熱開發,將欲作汗而出者,若為外風、涼、水、濕所薄,則怫熱反入於裡而不能出洩……亦不可恨其汗遲而厚衣壅覆,欲令大汗快而早出也。怫熱已甚,而郁極乃發,其發之微則順,甚則逆。順則發易,逆則發難。病已怫熱作發,而煩熱悶亂,更以厚衣壅覆太過,則陽熱暴然太甚,陰氣轉衰,而正氣不榮,則無由開發……」

  讀了上面的話,深感古人做學問之縝密。有了好的治療大法,但缺乏對於細節的關注,依舊不會有好的治療效果。仲景在《傷寒論》中柴胡桂枝幹薑湯方後有「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的說明。如果醫者不能洞曉方劑作用於人體後可能出現的反應,不能預先解說,患者止步於「初服微煩」,便會以為用藥無效或者加重。如果可以如仲景般有言在先,便會避免出現這樣的誤解。

  劉河間對於「汗將出」時的護理說明,對於細節的關注直追仲景。筆者讀之,心得有三。

  一者汗將出,不可逆其去邪之勢,應該積極順應,努力創造條件「給邪以出路」。不僅汗出後要避免「汗出當風……久傷取冷」,「汗出入水中」,「飲酒汗出當風」,「身勞汗出,衣裡冷濕,久久得之」的情形出現,就在汗出之前和將汗時也要注意不可貪圖一時的方便或爽快,導致「為外風、涼、水、濕所薄」的後果出現。概言之,任何情況都要注意避免邪氣的入侵,《內經》云:「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二者汗將出,不可拔苗助長。「發之微則順,甚則逆」,是在告誡治療的方向只是前提,沒有恰當的度,便會出現欲速則不達的後果。適當多穿是筆者「銀屑病四多」中的一項,要求適當多穿,而不是「厚衣壅覆」。「順則發易,逆則發難」改為「微則發易,甚則發難」涵義將更為明確。比如電影散場,人員魚貫而出是為「微」,而人們蜂擁而出則為「甚」。「發」的方向兩者是一致的,但是一者有序,一者無序;一者微,一者甚,後果截然相反。針對於銀屑病皮損的不通,溫通是正確的,應該說關鍵在「通」,在於適度溫、逐步改善不通。如果立足於溫,甚至放手溫補,體內溫增長的速度超過體表疏洩溫的速度,不僅不會通,反而會造成新的不通,加重病情。

  三者要防止「陽熱暴然太甚,陰氣轉衰」的情況發生。正常的汗出要照顧到「陰、陽、通」三個方面的協調統一。陰陽和,才有可能自然汗出。如果強調其中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出現「陽熱暴然太甚,陰氣轉衰」,則無法成就「廣汗法」的治療目標。反之,但強調陰的一方面,則會傷損陽氣,同樣達不到「正汗出」的目標。

  在銀屑病的治療中,識別「將汗」先兆,並且訴之於前,免除患者出現這些先兆時的疑慮是重要的。而識別「將汗五佳兆」——紅、癢、新、小、煩之後,如何恰當地護理,使「正汗出」的目標更早達成,卻是更重要的。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