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經驗點滴

經典是實踐的結晶,是臨床的智慧。然「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故挖經典之深意,驗之於臨床,每獲良效。

桂枝伐肝降沖逆 《神農本草經》云:「桂枝氣味辛溫,無毒,主上氣咳逆,結氣,喉痺,吐吸,利關節,補中益氣。」《本經》論桂枝,開端先言其主上氣咳逆,可見降逆氣為桂枝之專長也。然《本經》僅言其降逆肺氣,是否桂枝還有他用?經驗:1伐肝氣。當脈弦或勁,出現易怒,胸脅脹滿等肝氣亢於本髒,或肝氣犯胃出現干噦,胃脹,甚則嘔血等症狀時,桂枝伐上逆之肝氣。因其性溫,故偏寒者用之佳。2降沖逆。對於肝氣之奔豚,《金貴要略》雲其由於肝氣不舒,氣鬱化火,衝脈之氣上逆所致,故予奔豚湯來疏肝清熱,降逆平沖。然臨床不拘泥於此,認為衝脈起於下焦,上循喉嚨,如由於某種原因導致衝脈之氣上逆,就可發為奔豚。因八脈隸屬於肝腎,故當肝腎虛衰不能制約衝脈時,沖氣即可上犯而作亂。此時用桂枝平衝脈之逆氣。

溫心陽,化心血 桂枝辛溫,色紅赤,調理縱橫,宛如經脈系統。色赤屬心,縱橫通脈絡,故可溫心陽而通血脈。探其理致,發其餘蘊,在長期實踐中,引而伸之,於血虛時加之,以取溫心陽,化心血之意。對於血虛之治,世人只知「中焦受氣取汁,變化為赤,是為血」,卻不知「陽生陰長」之理,可謂憾矣!

山茱萸酸斂作佐劑

談起山茱萸則不得不提及張仲景之八味腎氣丸。《聖濟經》云:「滑則氣脫,澀劑所以收之,山茱萸之澀以收其滑。仲景八味丸中為君主,如何澀劑以通利九竅也?」雷公獨具慧眼:「秘精」二字道出了仲景之意。山茱萸味酸澀性溫,故可用於腎虛不固之滑脫證。

益氣溫陽,易致虛陽浮越,用山茱萸以斂之 在用補陽還五湯、可保立蘇湯治療陽虛氣弱,虛風萌動之重症時,黃芪的用量可達百克,然陽主升主動,大量補氣之品加入易致虛陽浮越,故必用山茱萸以佐之。一則收斂真氣,防止厥脫;二則防黃芪大補之元氣升無制而浮動。

陰虛不攝陽,陽浮越,用山茱萸以攝之 若出現發熱、咳喘、心悸、腰酸背疼,舌紅絳無苔,脈陽洪大、尺細數者,用三甲復脈以滋陰潛陽,此時更加山茱萸一味既補肝腎之陰又借其酸斂以助三甲潛陽。

陽虛陰盛,溫陽防格拒,以山茱萸佐之 在陽虛陰盛,出現發熱、陣燥熱,汗出等症狀時,此為真寒假熱之象,此時之火不可以水滅,不可直折,法當引火歸原。然若只知溫陽,又恐陰寒過盛而出現格拒,故此時採用山茱萸以反佐,防脈暴起,陽暴脫。這與傷寒白通加豬膽汁湯以人尿、豬膽汁為反佐,真武湯取白芍反佐,其一理相貫矣!

附子配肉桂既守又走

附子為陽中之陽,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經脈。肉桂專補命門之火,守而不走,其妙更在引龍雷之火下行,以安腎臟。附子得肉桂堅守命門之性,雖通行三焦而不能飛越;肉桂得附子之走散,除臟腑之沉寒,三焦之厥逆,溫補而不呆滯。兩者既走又守,用之相配,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用黃芪治虛性高血壓

對於氣虛型高血壓,臨床並不常見。但見之則較為棘手。因益氣則恐血壓驟然升高,反之則又不能治其本。然用黃芪配伍蟲類藥治療氣虛型高血壓,確有卓效。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