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痔義演變

「痔」字,最早出現在夏商時期的甲骨文中,而作為病名,則始見於《山海經》:「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帝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鶉,黑文而赤翁,名曰櫟,食之已痔。」數千年來,隨著祖國醫學的發展,「痔」的含義也發生著變化。

「痔」的本義

《說文解字》曰:「痔,後病也。」「後」,指肛門,如《難經·五十七難》:「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可見,「痔」最初的意思泛指發生在肛門部的疾病。《南華真經註疏》:「痔,下漏也。」「下」亦指肛門,如《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漏」,古通「瘺」,指瘺管。古時人們不但以「痔」來表示肛門疾病,而且往往「痔」、「瘺(漏)」並稱,統擴肛門疾病。縱觀歷代醫籍,從先秦《五十二病方》到明清時一些中醫外科專著,論 「痔」病的有4種、24種,乃至72種之多,包含了肛門部位多種疾病。總之,古代許多醫家大凡提及肛門部位的疾病,多命之為「痔」。

「痔」義的擴大

宋代的《增修互注禮部韻略》:「痔,隱瘡也。」謂生於隱蔽處之瘡瘍。自然,肛門為人身之蔽處,「痔」發生於肛門,應在「隱瘡」之列。然而,人身之蔽處豈止肛門一個?嗣後,《醫學綱目》:「如大澤中有小山突出為痔。人於九竅中,凡有小肉突出皆曰痔,不獨於肛門邊生也。」明確地將「痔」義擴大為人身九竅中突出的小肉。如後來的「鼻痔」、「耳痔」等,正是「痔」義擴大後出現的病名。

「痔」義的縮小

《醫學入門》:「蓋膀胱筋脈,抵腰絡腎,貫臀走肝,環前後二陰,故痔乃筋脈。」「筋脈」,是古代對體表靜脈的俗稱,如古醫籍中把因腹水症引起的腹壁淺靜脈擴張稱為「腹筋起」(《靈樞·水脹》)、「青筋暴露」,將下肢靜脈曲張謂之「筋瘤」等。故確認「痔乃筋脈」,毋庸置疑,這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對「痔」義認識的又一發展。現已完全肯定,痔是直腸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靜脈叢發生擴大、曲張所形成的柔軟的靜脈團。「痔」所表示的含義,僅限於肛門部的靜脈血管病變,此乃「痔」之今義。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首稱的痔病一名,不僅後來得到了西方醫學界的認同,並為之所用,而且如今我國中西醫結合工作者創製的卓有成效的治痔療法,也蜚聲海內外,享譽天下。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