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醫界有個共識就是「讀經典,做臨床」,基本認識到了中醫療效的源頭在於經典理論,臨床能力的提高必須立足於讀經典、用經典。
但筆者認為,「讀經典,做臨床」,應當改為「讀經典,勤臨床」,「做」和「勤」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義是不太一樣的。「做」的主要意思為「從事某種工作或活動」,而「勤」乃「盡力多做」之意,「勤臨床」比「做臨床」更加積極主動。我們讀經典,不僅要依據經典理論去從事臨床,更要勤勉地在臨床上實踐經典,造福於患者。要提升中醫療效,使更多的民眾信賴中醫,治病首選中醫,非加大力度熟讀經典、勤求古訓去臨證不可。
當今,雖說從上到下都在重視中醫,大張旗鼓地宣傳中醫,中醫似乎是很紅火了,但實際情況卻不容樂觀。中醫目前不僅後繼乏人,更重要的是後繼乏術。
後繼乏人,是指一方面中醫人數匱乏,並且缺乏真正堅守中醫思維和中醫治療特色的中醫師。全國從事中醫的人數只有40餘萬人,而在這40餘萬人中,相當一部分中醫師在臨床上並沒有完全依據中醫經典法度來辨證施治。另一方面,中醫經典學術的缺失,導致醫術下降。不少中醫師不讀經典,不會用經典,而常用西醫的醫理、藥理來開處方,因此多見「中醫的處方,西醫的思路」,這樣以方套病,廢中醫思辨而牽強附會於西醫理論的治療效果往往是很不理想的,以至於看病首選中醫的人數呈逐年下滑的趨勢。有數據顯示,農民選擇看中醫的比例比2000年時下降了10個百分點,慢性病就診中醫的比例從原來的67%變成現在的38%。這是令人憂心的,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要大力提倡「讀經典,勤臨床」。
做一名有療效的中醫,必須要有紮實的理論功底,而理論功底的建立,就要多讀經典。不讀經典就無法熟悉和深入掌握中醫的理論基礎和臨床治療方法。中醫經典理論是中國科學與哲學高度統一的學說,其作為一個經反覆臨床實踐總結出的學術體系,是非常嚴謹的,延續了幾千年,救治了數代人,療效是可以重複驗證的。我們要讀的經典,就是中醫的四大經典:《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和《神農本草經》,這四部經典從古至今一直對中醫臨床有著巨大指導作用與研究價值。
這個「讀」,應當是在臨床的基礎上讀,帶著問題讀,反覆鑽研、思考、總結和感悟。讀經典,特別是讀《傷寒論》和《金匱要略》,重在學習張仲景六經方證病機的辨證思維方式和遣方用藥法度。《傷寒雜病論》經方療效的神奇不在於其藥物有什麼特別之處,而在於其配伍法度的合理和謹嚴,及用方「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逐機施治的圓融和精準。這就要求我們結合臨床仔細品味,反覆感悟。
讀經典後就要將所學所悟多多應用於臨床實踐中去,勤臨證,多總結,循序漸進,去粗取精,謹守病機,知常達變,在臨床中融會貫通,逐步紮實掌握經典理論,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臨證水平,提升臨床療效。一位學《傷寒》的同道在談到他應用經方的體會時說,他臨證應用經方不操之過急,辨治某個病,感覺有應用經方的把握時才用經方,如沒有把握,還是先用自己輕車熟路的時方辨治,然後記錄病案,再讀《傷寒》,分析六經方證,找自己的辨證不明之處,尋求突破口,總結經驗,在臨證中讀書,在讀書中臨證,體會更深,掌握更紮實。這不僅是對病人生命的負責,也不失為一種學用經典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