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熱議「冬病夏治」

「第三屆全國中醫冬病夏治學術交流大會」在廣西南寧市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近500名代表參加,10多位專家學者分別從理論、操作、方法、經驗等各方面發表了主題發言,引發了與會代表對中醫冬病夏治療法的學術討論與理性思考。

  冬病夏治應「順時達變」

冬病夏治是具有中醫特色、經過實踐驗證的有效療法,但它既不能包羅百病,也不是唯一的方法,必須正確把握,科學運用。其應用原則是:整體認知、把握先機、順時達變、辨證求本。

現在是「夏天敷貼熱、冬天膏方熱、南方涼茶熱、北方藥酒熱」,歸根結底,中國地域廣大,民族眾多,東西地勢迥異,南北氣候不同,民眾的生活習性差別很大,疾病的特點和表現也不盡相同。按照中醫「天人相應」的思想和「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的辨證原則,在不變的主導思想下尋求百變的防治疾病的途徑,是中醫學活的靈魂。

冬病夏治效果最為理想的是呼吸系統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病、過敏性鼻炎、變異性咳嗽等中醫屬陽虛類型者,或寒熱錯雜以寒為主的患者;也適用於怕冷、怕風、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覆感冒的虛寒體質的患者。

一方面,要理性看待「冬病夏治」的治療,它並不是萬能的;另一方面,也要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繼承創新,開拓適宜病種,如現在社會上關注的熱點:戒煙。

  「冬病夏治」體現了豐富的中醫思維智慧

中醫認為,人如果能順應自然,遵循自然變化規律,使生命的節奏隨著四時氣候變化進行調整,就能延年益壽。

根據陰陽制約關係,在夏季三伏天,陽氣最旺和體內寒凝之氣易解之時,扶益陽氣,可達到祛寒目的,從而使失衡陰陽達到穩態。從陰陽互根而論,春夏養陽,是為秋冬儲備陽氣;秋冬養陰是為春夏養陽奠定基礎。正如張介賓所言:「夫陰根於陽,陽根於陰,陰以陽生,陽以陰長。所以聖人春夏則養陽,以為秋冬之計。」中醫氣機升降出入學說與《易經》的卦象相互為用,《易經》震、離、兌、坎等四卦象則具體演示了春夏秋冬四氣的氣機升降出入運動變化。

「冬病夏治」基於中醫順時養生、治病、調體的原則而生,指對冬季好發、感寒後易發的一些宿疾及陽氣虛之體,在夏季時借助自然旺盛之陽氣,通過溫陽補益的治療方法,祛除體內沉積之寒氣,調整人體陰陽,使機體達到陰平陽秘,宿疾得以好轉甚至治癒。

冬病夏治是基於天人合一的整體觀,運用四時陰陽變化規律順勢而治的一種治療法則,體現了中醫「治未病」的理念。生活方式與陽虛質的發生率較高存在一定的關聯。在現代社會,提倡冬病夏治,不僅要借助藥物去養陽祛寒,亦需從生活方式調攝去養護陽氣,方能全面突顯冬病夏治的意義。

  「冬病夏治」在肺系疾病中的臨床應用

肺系「冬病」如:慢支、慢阻肺、哮喘、慢性鼻炎、慢性咳嗽、反覆感冒等,通常具有反覆發作,冬季或受寒後復發加重等特點,這些病人的中醫病機大都為素體陽氣虧損,伏痰血瘀為病理基礎;夏季人體陽氣得天助而正盛,寒痰伏飲受制而邪衰,正盛邪衰,病情相對緩解。

冬病夏治開展,一是辨證選藥:辨舌象,分虛痰瘀;二是辨病取穴:分疾病,選穴位;三是內外同治:三伏貼,加內服。

對於冬病夏治的內服治療,患者、醫生過去重視不夠,應需提高意識,並且一定要強調辨證治療,以扶正為主,標本兼治。

此外,冬病夏治貴在堅持。「冬病夏治」是針對「冬病」穩定期的治療,體現中醫「治未病」的思想,意義在於減少發病,減緩病情進展。因此即時效果往往不明顯。一些患者在不能看到立竿見影的療效後,常難以堅持三年的治療。需要健康知識的普及。

中醫「穴位貼敷」外治法不是萬能的,只是疾病治療方法的一種,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療。醫務工作者應科學的去對待。一方面指導患者瞭解適應症,不能盲目跟風。二則要正確合理的聯合內服藥物治療,並指導長期服用其他藥物的慢性病患者,在進行中醫貼敷期間的合理用藥。

  冬病夏治成為醫院新品牌

2011年,醫院三伏穴位敷貼服務達2.76萬人次,較好地帶動了醫院相關科室發展,三伏天結束後,相關科室住院、門診人次增長明顯提速。同時,醫院開展冬病夏治對川滇黔渝地區蓬勃開展冬病夏治起到了很好的引領和示範作用。

醫院將「冬病夏治」項目作為醫院的一次事件營銷活動,產生「眼球經濟」,醫院社會關注度不斷高,取得了社會與經濟效益雙豐收。

具體做法是,醫院充分利用傳媒力量,宣傳冬病夏治理念。一方面,醫院組織專家在電台參加冬病夏治現場直播,在電視台播放冬病夏治專題宣傳片,並在在報刊、網站等媒體發表科普文章。另一方面,醫院依托健康教育學校,宣傳冬病夏治。不僅在醫院門診大廳開展相關知識講座,還積極走進機關、走進社區、農村,向廣大市民、基層醫務人員和農村居民推廣冬病夏治。此外,醫院先後多次組織義診活動,提供義診、咨詢達3000餘人次,發放健康科普宣傳資料5000餘份。

  「冬病夏治穴位貼敷」防治小兒哮喘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兒科肺炎喘嗽協作組牽頭單位。本專科開展有多種中醫、壯醫的特色療法:藥物敷背療法、穴位貼敷療法、「納氣敷臍散」、「敷臍療法」、「藥浴風蛋」療法、壯醫藥線點灸療法、火罐療法、穴位注射療法、樞經刮痧療法、壯藥清解液霧吸療法。

小兒皮膚嫩薄,毛細血管豐富,穴位貼敷時藥物更易吸收,療效較成人更迅速,有研究證明,冬病夏治中藥穴位貼敷,能夠提高呼吸道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強呼吸道抗病能力,減少呼吸道感染的機會。同時,穴位貼敷對於小兒來說,無打針之無痛、無吃藥之苦,接受治療的依從性相對較高。因此冬病夏治位貼敷是防治小兒肺系疾病的有效方法。

小兒肺常不足,衛外不固,感邪後有易虛易實的特點,治療上在開閉宣肺清熱化痰的同時強調保護正氣,注重扶正早期介入。須注意的是,應根據每個患者的不同體質、不同的疾病種類進行判斷,是否適宜使用貼敷療法。

如:平喘咳外敷散(自擬方),由白芥子、細辛、甘遂、皂莢、五倍子、冰片組成。第1穴位組方:大椎、定喘、肺俞——陽氣相對不足者。第2穴位組方:膏肓、肺俞、天突——用於痰濕明顯者。加減配穴脾俞、腎俞穴。適用於:哮喘、慢性咳嗽、過敏性鼻炎、反覆呼吸道感染等

  穴位貼敷療法的技術評價

穴位貼敷療法的優點可以用「簡便廉驗」來總結。

「簡」:組方簡單,伏灸穴位貼敷療法所採用的藥物為4~5味,另有1味引經藥。組成簡單,有效成分明確。操作簡單,所選腧穴體表標誌明顯,即使沒有中醫基礎的基層醫生經培訓亦能實施治療。配製簡單:白芥子等數味藥物,共研成細粉,用生薑汁調成1×1×1立方厘米的藥餅,伏灸貼膏現用現配。

「便」:配藥方便,伏灸穴位貼敷療法所採用的藥物均為中醫臨床常用飲片,獲取方便。治療方便,施治過程短,無創操作,有經驗的貼敷醫生1~2分鐘內即可完成全部操作。社區診室和農村衛生室均能開展。患者方便,夏季入伏日起,每10天貼1次,患者貼敷後即可離開,0.5~4小時自行取下貼膏,無打針吃藥之苦,不影響日常生活。

「廉」:成本低廉,穴位貼敷的藥物、耗材均簡單易得,不需要器械輔助,成本低廉。特別適宜在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廣大農村推廣應用。患者負擔較低,每3次貼敷收費不足200元,相對舒利迭等進口西藥,患者負擔輕,依從性好。

「驗」:有效,遠期療效明顯,對支氣管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症狀的消除和預防復發均大有裨益,深受患者的認同與信賴。醫院20餘年來共有10餘萬人次接受了貼敷治療,總有效率在95%以上。安全,伏灸穴位貼敷療法屬中醫外治療法,藥物完全採用中藥,根據中醫辨證取穴,避免了西藥的副作用。

但是,穴位貼敷在技術推廣上也遇到一些困難:1、遼寧接受過系統中醫教育與培訓的鄉村醫生比例偏低(11.2%),現階段農村和社區基層的治療手段主要以西醫為主;2、部分地區一些療效確切的中醫適宜技術未能納入新農合報銷體系;3、因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農村往城市流動人口巨大,導致一定比例的患者失訪;4、因基層條件限制,肺功能檢查等客觀指標無法納入療效評價,主觀指標偏多,更加科學客觀結合農村實際的評價體系有待進一步探索;5、麝香作為名貴中藥,無法在更大推廣地區應用,一定程度上影響療效和技術的信譽度;6、條件所限,未進行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循證醫學證據不足;7、經濟與患者分佈原因,部分村醫推廣適宜技術的積極性不高;8、基層醫療機構診斷能力有限,少部分納入患者診斷,依據欠充分。

  冬病夏治治療哮喘

中醫認為哮喘病變主要在肺、脾、腎。肺主氣司呼吸,肺氣虛,外邪犯肺,肺失宣降而作喘;脾主運化水濕,脾虛痰壅,腎不納氣而作喘。

所以治療哮喘應以宣肺、定喘為主。採取扶正培本、加強健脾、益氣、補腎的方法,運用冬病夏治、夏病冬防的方法治療哮喘,可以收到很好的療效,堅持貼敷,即可收到益肺健脾的功效。穴位敷貼療法在三伏天治療哮喘的外治法,屬「冬病夏治」範疇。無毒副作用,對於增強機體「正氣」,防止哮喘復發或減輕哮喘症狀有明顯的作用。

夏天是大多數哮喘病患者的相對緩解期,這時期氣候炎熱,人體腠理開洩,在穴位所貼藥物更易由皮膚進入穴位。

這時通過中藥,穴位和經皮給藥系統,再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的理論,用一些溫養的藥物來調和臟腑,人體陽氣得天陽相助,有助於辛香,逐痰,通經之藥與經絡共同作用而達到溫陽利氣,祛散伏痰,調整機體免疫功能和內在平衡,從而發揮防病治病的作用,增強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