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業界一直存在「中醫(院)首先要『姓中』」的說法,多年來我一直認這個死理:中醫醫院原本就是「姓中」。不信但看門前掛的那個牌子,再看公函後面那個紅戳,分明就是個「中醫醫院」的署名。所以,愚以為「中醫醫院首先要『姓中』」的提法,要表達的準確意思應該是「中醫醫院首先要『是中』」,而不是「姓中」。
「姓中」、「是中」雖一字之差,卻有標本之別。如果我們把「中醫醫院首先要『姓中』」作為中醫的定位性口號來使用,就會誤導社會、政府以為掛了個「姓中」的牌子,中醫醫院就是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了;以為頒發了個「姓中」的本子,「中醫藥」就後繼有人了;以為「姓中」醫院的崛起,「姓中」醫藥師的興旺,中醫藥就振興了、發展了、中醫藥事業就取得「輝煌成就」了,進而導致在「輝煌成就」面前沾沾自喜,慢慢地對中醫藥的關注減少了、投入減少了、政策不傾斜了,社會中徒有虛名的中醫也就越來越多了,真正「是中」的醫藥師卻越來越少了。
其實上世紀80年以後,中醫藥一直發展在「劣幣驅逐良幣」的「姓中」環境裡:中醫藥的現代教育缺少中醫藥思維和知識傳承;浮躁的社會風氣使「是中」人士無法盡心於中醫藥事業;不良中醫藥企業影響中醫藥發展之本;中醫藥教育西化;由西醫來掌門的「中醫醫院」;西醫藥師主持「中醫藥師」的晉職晉陞;連四氣五味、四診八綱都不懂的「中醫藥專家」;大量充斥西醫色彩的「中醫藥教材」……無不是在「姓中」的幌子下形成的。而恰恰是這些「姓中」們不懂中醫藥,不信中醫藥,不用中醫藥,干擾阻礙著中醫藥的發展。因此,應用「中醫(院)首先要『是中』」取代「中醫(院)首先要『姓中』」。
其實,西方醫學進入中國之前,直接用「中醫」來冠名治病場所、稱呼醫者、編撰書名幾乎是沒有的事,因為那個時代在中國起主導作用的只有一種醫藥,療效好,聲譽高,無須「姓中」,自然「是中」。西醫進入後,為了有別於兩種文化背景下的醫學體系,在中國傳統醫藥學的前面冠字以「姓中」,這也沒有什麼不可以,不過以「姓」來甄別真假中醫藥就實在是有點捨本逐末了。
從政策層面來講,要改名更姓其實非常簡單,你不願姓中,我就不給你授牌,不給你發證。但是要讓他「是中」則比登天還難。因為「是中」就是「要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應用各種中醫藥手段和方法,發揮中醫藥在常見病、多發病防治及一些疑難和重大疾病治療上的優勢,滿足民眾的中醫藥服務需求」。要實現這一目標,非幾代人不能完成其大任,而能擔此大任者,絕非僅僅「姓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