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心化瘀利水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因多種原因或疾病使心功能減退,心臟失去代償能力的疾病,臨床表現為心臟擴大、心律失常(心悸怔忡)、胸悶滿脹、咳嗽咯泡沫痰、肌膚浮腫。本病屬中醫「心水」、「心衰」、「心脹」範疇,《靈樞·脹論》指出:「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金匱要略》曰:「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燥,其人陰腫」;「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噁心不欲飲」。「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

  正虛血瘀、瘀水互結是病機

本病的主要病機特徵是正虛血瘀、瘀水互結。

中醫認為久病必虛,久病入絡。充血性心力衰竭系多種心臟疾病和其他臟器疾病久治不愈發展而來。心臟疾病久治不愈則心氣耗損、心功能減退。蓋心主血脈,氣能行血,血能載氣,心氣耗損則血脈鼓動無力,運行不暢,留滯心臟,從而心臟擴大。津血相關,血不利則津液停而為水,故臨床常見肌膚腫脹。

臟腑相關,血脈雖為心所主,但血脈運行與五臟相關。因此,其他臟腑疾病尤其是肺、腎、脾病變久治不愈,亦可導致心氣不足、心血瘀滯。蓋肺主宣發肅降,輸布津液,與心以脈相連而朝百脈。肺病日久,宣肅失常,津液不布,百脈失朝,而痰濕內生,血脈瘀阻,痰瘀壅塞心臟,則心血瘀滯,心臟擴大。

肝藏血、主疏洩,為心之母,助心行血。肝病日久,疏洩無力,氣機不利,血脈不暢,血流心臟,從而心血瘀阻,心臟擴大。

《素問·五藏生成論》云:「脈者,源於腎而主於心。」「心之合脈也,其榮澀也,其主腎也」。腎為先天之本,為脈之源,主水,腎病日久不愈則水液內停、血脈不利而瘀滯,上凌於心,壅塞心臟,從而心臟擴大,心血瘀阻。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能運化水濕。脾胃病久不愈,生化不足而氣血虛弱,則心失所養,心氣不足而鼓動無力,血脈瘀滯。運化不利而水濕內停,上溢於心,則壅塞心臟,從而心血瘀滯,心臟擴大。

在本病的病理演變過程中,因心血瘀滯,不僅可以導致其他臟腑失於充養而功能減退,氣更虛,血更瘀,水濕更盛,水濕壅塞經脈則血脈壅滯而不暢。如此,瘀水互結,形成惡性循環,導致諸髒衰竭,危及生命。《脈經》指出:「病先發於心者,一日之肺,喘咳;三日之肝,脅痛滿;五日之脾,閉塞不通,身痛體重。三日不已,死。」

  分型辨治

基於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機是正虛血瘀、水瘀互結,益心主要是補益心氣,常用具有強心作用的藥物,如黃芪、人參、白朮、黨參、五加皮。化瘀常用當歸、丹參、牛膝、川芎、赤芍、桃仁、紅花。利水常用茯苓、澤瀉、豬苓、車前子。臨床常分為五類證候和變證治療。

  氣虛血瘀

臨床表現為全身水腫、下肢尤甚,心悸怔忡,胸悶短氣,舌暗淡、苔白,脈細弱或結代。

治以養心化瘀利水為法,用歸脾湯加減:黃芪20克,人參、當歸、龍眼肉、澤瀉、豬苓、車前子各10克,茯苓30克,白朮15克,酸棗仁18克,木香、遠志、甘草各6克。

舌暗有瘀斑、脈澀或結代加桃仁、川芎、紅花、丹參、牛膝、山楂。心悸加遠志、柏子仁、酸棗仁,脘腹脹滿加枳實、生山楂、厚樸,胸悶、咳喘加瓜蔞實、葶藶子、杏仁、大棗,脅下痞塊加郁金、生山楂、赤芍、桃仁、紅花。

  陽虛血瘀

臨床表現為全身水腫、下肢尤甚,心悸怔忡,胸悶短氣,自汗,咳喘上氣,形寒肢冷、四肢不溫,舌黯有瘀斑、苔白膩,脈沉細或結代。

治以溫陽益氣、活血利水為法。方用真武湯加減:制附子、澤瀉、豬苓、葶藶子、桂枝、當歸各10克,白朮、丹參、生薑、白芍各15克,茯苓30克。

氣短加黃芪、人參,自汗加龍骨、牡蠣、浮小麥。心悸怔忡、咳喘加葶藶子、蘇子、車前子,脘腹脹滿加枳實、陳皮、生山楂。

  瘀水互結

臨床表現為全身或下肢水腫,胸悶心悸,氣短而咳逆,脘腹脹悶疼痛、脅下痞塊,口唇發紺,舌黯有瘀斑、舌下脈絡曲脹,脈結代。

治以扶正活血利水為法。方用桃紅四物湯合四苓散加減:桃仁、當歸、川芎、豬苓各10克,生地、赤芍、茯苓、澤瀉、白朮各15克,紅花6克。

氣短加人參、黃芪,形寒而四肢不溫加桂枝、附子。咳喘加葶藶子、大棗、車前子、蘇子,唇紺、脅下痞塊加丹參、郁金、柴胡、土鱉蟲。瘀水化熱,口苦、舌苔黃膩、脈數,加黃芩、茵陳、金銀花、丹皮。

  氣陰兩虛

臨床表現為心悸怔忡、下肢水腫,頭暈目眩、氣短乏力,口乾舌燥、失眠盜汗,舌紅苔少,脈細數或結代。

治以益氣養陰、和血利水為法。方用炙甘草湯和生脈散加桃仁、丹參,水腫明顯加牛膝、茯苓、豬苓、澤瀉,失眠盜汗加白芍、浮小麥、龍骨、牡蠣。

  痰瘀互結

臨床表現為胸悶心悸、心慌氣短,咳嗽氣喘、咯痰,尿少、肌膚浮腫,腹脹納呆,舌黯苔膩、脈滑或結代。

治以化痰活血、利水逐飲為法,用葶藶大棗瀉肺湯和桃紅四物湯加茯苓、丹參。

氣短加人參、黃芪、黨參、五味子,咳喘加蘇子、車前子、杏仁,腹脹納呆加厚樸、山楂。痰瘀化熱,發熱、痰黃、舌苔黃膩、脈數,加黃芩、金銀花、魚腥草。

  變證

本病的變證主要是厥脫,臨床表現為全身水腫,心悸喘促,呼吸困難,面色青灰,煩躁不安,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舌紫黯,脈微欲厥。

治以益氣回陽、固脫救逆,急用生脈注射液或參附註射液靜脈滴注,湯劑用生脈散合參附龍牡湯加枳實、茯苓、澤瀉、豬苓、車前子。待厥逆糾正後再隨證施治。

充血性心力衰竭屬中西醫共認的難治病,無論證情如何變化,但總是虛實夾雜,只有堅持扶正活血利水和長期治療,方能控制病情發展,防止惡化。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