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丸淺析

  最近在跟從衡陽市中醫院郭永紅主任學習的過程中,每見其在治療頸椎病、腰椎病急性疼痛患者時常用烏梅丸加減效果很好。遂在其指導下研習此方。

  烏梅丸出自《傷寒論》,原文: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髒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為髒寒,蛔上入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烏梅丸方:烏梅三百枚,細辛六兩,乾薑十兩,黃連一斤,當歸四兩,附子六兩去皮炮,蜀椒四兩炒出汗,人參六兩,黃柏六兩,桂枝六兩去皮。

  烏梅丸中暗含5個方:蜀椒、人參、乾薑——大建中湯;細辛、桂枝、當歸——當歸四逆湯;乾薑、附子——四逆湯;黃連、桂枝、乾薑、人參——黃連湯;乾薑、黃連、人參——乾薑芩連人參湯。《金匱要略》提到:「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枯,益以甘味之藥和之。」所以用烏梅補肝安蛔,黃連和黃柏清熱佐助。烏梅和黃連又可安心除煩。原文重點是要讓蛔厥和髒厥區別開來,髒厥和蛔厥都有「脈微而厥」、「膚冷」、煩躁的症狀,但是蛔厥有「當吐蛔」、「得食而嘔」並且煩躁時有間歇性的特點。原文中「又主久利」很重要,認為是本方的主症之一,因為方中君藥烏梅有收斂止瀉的作用。臨床久瀉用烏梅丸,烏梅用80克,效果很好。原文中「又主久利」之「久利」可能是由於蛔蟲病導致的,也有可能是獨立於蛔蟲病的一種病症。另外也有可能是後人加入的,因為張仲景其他的方中是不用烏梅收斂止利的,而且把它放到最後也不符合經文的排列風格。但不管怎樣,「又主久利」是本方的主症之一。

  當歸四逆湯和四逆湯的主症都是「脈微而厥」,但是烏梅丸還有一個主症,就是絞痛。大建中湯治療「心胸中大寒痛」,同時當歸四逆湯和黃連湯也可以治療痛症,方中蜀椒、細辛、桂枝、當歸、附子都可以止痛,君藥烏梅安蛔止痛。所以烏梅丸可治療一切痛症,特別是內臟絞痛。

  一般得蛔蟲病的患者病程都比較久,所以烏梅丸的病機是蛔蟲病,日久傷正,氣血不足,夾雜內熱,蛔蟲上攻導致膽部絞痛、脈微而厥,蛔蟲內傷脾胃又可能出現下利等症狀。烏梅丸的症狀可以理解為「蛔病日久,蛔蟲上攻,膽區絞痛,脈微而厥,或時煩,得食而嘔,或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者,或下利者,烏梅丸主之」或者是「厥陰病,實邪攻沖,心腹絞痛,脈微而厥,或時煩,得食而嘔,或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者,或下利者,烏梅丸主之」。

  綜上所述,烏梅丸有三大主症:絞痛、脈微而厥、久利。兼症主要是:煩、嘔。分別與五個不同功效的經方對應。絞痛對應的是大建中湯和當歸四逆湯,脈微而厥對應的是四逆湯和當歸四逆湯,久利對應的是烏梅,煩對應黃連湯,嘔對應大建中湯和乾薑芩連人參湯。另外渴對應烏梅,氣上撞心對應桂枝,心中疼熱對應黃連、黃柏。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