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方證是提高臨床療效的金鑰匙

方證是經方的主要內容之一,方證起源於神農時代,以八綱為基礎理論,經過長期臨床實踐,漸漸發展為六經辨證理論體系,這即《傷寒雜病論》六經辨證理論體系的形成。國內外皆知經方神效,其魅力所在即先辨六經,繼辨方證,做到方證對應,而效如桴鼓。

跟隨經方家馮世綸教授學習經方的臨床運用後,深刻體會到臨床辨方證的重要性,中醫門診常可見到各種各樣的病情,有些患者來了就說自己遍訪名醫,屬於疑難雜症,觀其病歷則不乏名家手筆。那我們對於這麼多的疑難雜症患者該如何去治療?很可能其中有些疑難病例也是我們第一次見到的,如何才能夠治療中取得療效,左右逢源、得心應手呢?這就需要掌握中醫臨床的金鑰匙——辨方證,不管其如何疑難,通過四診合參,細心辨方證,剝去「疑難雜病」的外衣,最終會落實到六經八綱上面,進而辨出方證,則處方用藥豁然開朗。因此,臨床需要掌握辨方證論治這把金鑰匙。

筆者臨床曾見一例患者,老年男性,訴既往絲蟲病病史,近30年來,每年都於8月份左右發熱惡寒,服用西藥均可控制,今年再次發作,服西藥無效。刻診,發熱惡寒,無汗,身酸困乏力,無口乾口苦,納可,二便尚調,舌淡苔薄白,脈細。六經辨證為太陽太陰合病,辨方證為麻黃加術湯證,給予麻黃18克,桂枝12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蒼朮12克。3劑,水煎服。並囑患者服藥汗出後電話告知。

患者對處方將信將疑,問生石膏可以清熱,處方中是否要加入生石膏?告知中醫經方講究辨方證,生石膏用於陽明裡熱,這裡的發熱是表熱,是因為表證未解所致的發熱,是麻黃加術湯方證,故不需要加入生石膏。

3日後電話隨訪得知,其病汗出後已癒,患者甚為感謝。初診之時,說實話,筆者對絲蟲病知之甚少,無病可辨,但抓住中醫辨方證這把金鑰匙,先辨六經,再辨方證,應手而愈,充分說明了辨方證這把金鑰匙的臨床重要性,所以中醫臨床需要辨方證。

麻黃加術湯方證見於《金匱要略·痙濕暍病》第20條:「濕家,身煩痛,可與麻黃加術湯,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馮世綸在《金匱要略傳真》中解讀到:「本方證當屬太陽太陰合病。」而對於本方的方解,馮世綸於《解讀張仲景醫學》中寫到:「本方由麻黃湯加術而成,白朮(蒼朮同)苦溫,主風寒濕痺,且有止汗作用。麻黃湯雖為強有力的發汗藥,但加入白朮,則濕從下走,從尿出,因此原有麻黃湯的發汗作用減弱,而增加了利濕除痺作用。」本案發燒反覆發作,辨六經為太陽太陰合病夾濕,辨方證為麻黃加術湯方證,因方證對應,故很快治癒。

已故的經方大師胡希恕先生曾說,方證是辨證論治的尖端,還曾言道,療效的有無就在於方證的是否準確。的確,辨方證的是否準確直接決定著療效的有無多寡,因此,需要我們認真去讀經典、做臨床,踏踏實實地在臨床中去體悟辨方證的重要性。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