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靜安神針法治失眠

以長春中醫藥大學教授為首的項目組,長期致力於針灸療法治療失眠的科研和臨床研究,所創立的鎮靜安神針法技術自上世紀90年代即已應用於臨床。該法以中醫理論為基礎,對針灸治療失眠的組穴處方、施術操作和療效評價等各環節進行嚴格界定、篩選和總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針灸特色技術和方法。

三部五體,理論創新

項目組在繼承中醫傳統理論和發掘整理歷代針灸古籍的基礎上,結合教授多年的臨床經驗進行了理論創新。祖國醫學將頭和四肢統稱為五體,而調養精、氣、神的三穴分別位於人體的上、中、下三部,鎮靜安神針法將三部與五體相結合,豐富和發展了針灸治療失眠的理論體系。

中醫認為失眠主要病機是「陽不入陰」,失眠患者由於各種原因,陽氣不能歸於體內,神浮游於外,因此輾轉難眠。鎮靜安神針法圍繞陰陽理論,結合人體的三部五體,認為:腦為元神之府,諸陽之會,四神聰在頭應天主氣,具有調理元神元陽之功;心為君主之官,神明藏焉,神門為心經原穴,在中應人主神,可寧心安神;三陰交為肝、脾、腎三經之會,在足應地主精,育陰潛陽,諸穴相配,可調理陰陽、鎮靜安神。此外,該法將經穴與奇穴相結合,即以十二正經腧穴三陰交、神門與經外奇穴四神聰配伍應用,組方配伍嚴謹,理論依據充分,從而確保了臨床療效。

技法精準,擇時順勢

項目組在近20年的臨床實踐中,不斷開展技術創新,將頭針與體針的操作技術相結合,同時根據人體陰陽消長規律提出了「擇時治療」的針刺治療方案。

該法操作注重針刺的深度、角度、方向、頻率和力度。主穴四神聰應用頭針操作技術,採取平刺進針,講求穩、準、輕、快,行針手法以小幅度、快頻率捻轉為主,捻轉頻率為150~200次/分鐘,要求獲得沉、重的得氣感覺,以達抑陽重鎮之效;配穴神門、三陰交則採用體針操作,以平補平瀉為主,採用均勻柔和的提插捻轉手法,得氣為度,以達育陰潛陽、鎮靜安神之功。

鎮靜安神針法治療失眠講求「擇時順勢」,結合子午流注理論和人體陰陽消長學說,創新性地提出在申時(15時~17時)行針為宜。此時人體正值陰氣漸漲、陽氣漸消之時,在這個時辰針刺可「抑陽扶陰」,使得神守其捨,陽靜神安以入睡。

該法已被列入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精編教材《針灸治療學》中,作為特色技術加以推廣。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