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辨證

●經方辨證論治起源於神農時代的用藥、方證經驗總結,基礎理論是八綱,經歷代用藥、方證經驗的積累,大約在漢代,認識到病位不但有表證和裡證的不同,還有半表半里的不同,因而由八綱發展為六經辨證論治體系。

●經方辨證的主要特點是,依據症狀反應,以八綱為理論為基礎,先辨六經,繼辨方證(兼顧食水瘀血等病因辨證),辨用相對應的藥物治療,做到方證對應而治癒疾病。

經方辨證主要依據症狀反應

中醫的辨證論治,亦稱辨證施治,有人認為兩者意同,有人認為兩者意異,著名經方家胡希恕先生贊同用辨證施治,其主要原因是針對後世注家以「論」字做文章的浮華論述,正如章太炎指出的「金元諸家及明清諸家,文章開頭即以五行、運氣籠罩論述」;「假借運氣,附會歲露,以實效之書變為玄談」。因此,認為以「辨證施治更較樸實些」。實際用辨證論治也好,用辨證施治也好,關鍵是結合臨床正確理解、運用辨證論治,不能以論治為玄談。

章太炎謂:「醫師之能,本在療治,非專在防衛也」;「凡事虛擬其理,不如實征其狀。」強調中醫旨在治病,而治病主要依靠患者症狀,即胡希恕所稱之「症狀反應」。「症狀反應」是胡希恕讀《傷寒論》,分析《神農本草經》、《湯液經法》體悟所提出的概念。人體之所以患病取決於正邪相爭,經方辨證與《內經》對疾病認識最顯著不同之一,是「不用五運六氣」,不是辨所受外邪是風、是寒、是燥、是濕、是熱等,而是依據正邪相爭患病後所出現的症狀,如夏日炎熱,常見汗出受涼而病,若發熱,惡寒,脈浮緊,辨證為太陽傷寒證;若發熱,汗出惡風脈浮緩者,辨證為太陽中風證;若發熱,汗出不惡寒而惡熱、口渴者,辨證為陽明裡熱證;若發熱,口苦,咽干,寒熱往來者,則辨證為半表半里少陽證,等等。

對此,章太炎曾探討指出:「傷寒、中風、溫病諸名,以惡寒、惡風、惡熱命之,此論其證,非論其因,是仲景所守也……蓋邇之不言病起於風、寒、熱,遠之又不言病起於苛毒腐餘,獨據脈證以施治療,依其術,即投杯而臥者,何也?病因之說不必同,其為客邪則同。」

「症狀反應」,不但是經方辨證的主要依據,而且亦是中醫治病及理論形成和發展的主要特點。對此,胡希恕先生特別強調:「中醫治病,之所以辨證而不辨病,是與它的發展歷史分不開的,因為中醫發展遠在數千年前的古代,當時既沒有進步科學的依據,又沒有精良器械的利用,故勢不可能有如近代西醫面向病變的實質和致病的因素,以求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而只有憑借人們的自然官能,於患病人體的症狀反應,探索治病的方法經驗,經實踐復實踐,不但促進了四診的進步、藥性的理解和方劑配製的發達,而且對於萬變的疾病,亦終於發明了一般的規律反應,並於此一般規律反應的基礎上,試驗成功了通治一般疾病的種種驗方,所謂《伊尹湯液經》即集驗方的最早典籍。」

這裡明確指明了中醫經方的辨證論治不是辨病論治,因為經方的治病經驗總結,主要來自於症狀反應、方證經驗總結,不是來自於辨病治療總結。也就是說,經方是由症狀反應總結的科學理論,經方辨證主要依據症狀反應。

經方辨證所用理論由八綱發展而來

《漢書·藝文志·方技略》是這樣記載經方的:「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反之於平。及失其宜者,以熱益熱,以寒增寒,精氣內傷,不見於外,是所獨失也。」顯示了經方以八綱為基礎理論,敘述症狀用八綱,用藥理念用八綱。分析《傷寒論》、《湯液經法》、《神農本草經》所記載的症狀及用藥依據,所用理論俱是八綱。值得注意的是,從《傷寒論》許多方證看,其辨證主用八綱外,還兼用了痰飲、氣血、宿食、瘀血等病因辨證,如小青龍湯方證的外邪裡飲;桂枝茯苓丸的久有瘀血等。需要說明的是,漢前的《神農本草經》、《湯液經法》只有八綱概念,至東漢才由八綱發展為六經辨證理論體系。

應當指出的是,經方在發展過程中,受到過多次的干擾,章太炎曾對陳存仁說過含意深長的話:「中國醫藥,來自實驗,信而有徵,皆合乎科學,中間歷受劫難:一為陰陽家言,摻入五行之說,是為一劫;次為道教,摻入仙方丹藥,又一劫;又受佛教及積年神鬼迷信影響,又受理學家玄空推論,深文週內,離疾病癒遠,學說愈空,皆中國醫學之劫難。」因而亦高度稱讚《傷寒論》為「吾土辨析最詳」之著作,認為「中醫之勝於西醫者,大抵《傷寒》為獨甚。」並指出其主要原因是「不用五行六氣」,而主要用八綱。章太炎的研究對我們認識中醫史、經方醫學史有重大參考價值。

由《傷寒論》全書看,經方的理論主要是八綱和由八綱發展成六經辨證理論,臨床主要是以八綱分析患者出現的症狀,辨清六經所屬,進一步結合痰飲、瘀血、津液、陽氣、飲食、積聚等病因理論,辨清具體的方證,而落實治用具體的方藥,這即是經方辨證論治的辨八綱、辨六經、辨方證及方證對應理論。

經方辨證論治是應用方證的經驗總結

經方辨證論治的起源,當追溯於上古神農時代先民們日常生活中對大自然的認識,即用八綱(表、裡、寒、熱、虛、實、陰、陽)認識疾病、藥物等。八綱是神農時代的基本常識。那時雖沒有文字,但這些認識經口傳心教留傳於後世,待有文字後即被記載下來,其代表著作即《神農本草經》,該書記載的365味藥,實是經方發展史上的單方方證。由單方方證進一步發展,出現了復方,記載復方方證經驗的代表著作是《湯液經法》,其主要理論是八綱。發展至漢代,對病位概念進一步細化,即「量疾病之淺深」由表、裡增加了半表半里概念,因而產生了完善的六經辨證理論,其代表著作即《傷寒雜病論》。

從經方發展史可知,經方辨證論治的形成,實際是臨床應用方證的經驗總結,即由單方方證發展至復方方證,並由於方證的經驗積累,理論應用由八綱辨證發展至六經辨證。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