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論水腫

水腫證因水氾濫肌膚而浮腫,《內經》稱為「水」、「水脹」。《靈樞·水脹》對水腫症狀進行了描述,云:「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素問·水熱穴淪》曰:「上下溢於皮膚,故為胕腫,胕腫者,聚水而生病也」。此證以水濕氾濫,滲於肌膚,表現以頭面、眼瞼、四肢、腹背浮腫為特徵。

  病因病機

水為陰,陰為患乃是陽之過,而陽之病,總責之於虛與實兩端,即陽虛不化與陽氣鬱結均可致水濕不化,而為水腫。至於導致人體陽虛與陽郁的原因,《內經》又認為有多種,風寒濕邪,內犯於肺、脾、腎、三焦等臟腑,以致臟腑功能失調,水濕停滯而成。《素問·水熱穴淪》曰:「其本在腎,其末在肺。」張介賓云:「凡水腫等證,乃肺、脾、腎三髒相干之病。蓋水為至陰,故其本在腎;水化於氣,故其標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虛則氣不化精而化水,脾虛則土不制水而反克,腎虛則水無所主而妄行。」

1.外因

《素問·平人氣象論》云:「面腫為風。」水腫可由風邪襲表或久居濕地、冒雨涉水等引起。風為六淫之首,多侵襲肺衛,肺失通調,風水相搏而致水腫。《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云:「濕勝則濡洩,甚則水閉胕腫。」《素問·至真要大論》亦云:「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指出若外感水濕,水濕內侵,困遏脾陽,脾胃失其升清降濁之能,水無所制,發為水腫。

2.內因

多由飲食不節或先天稟賦不足、久病勞倦等所引起。《素問·水熱穴論》曰:「勇而勞甚,則腎汗出,逢於風,內不得人於臟腑,外不得越於皮膚,客於穴府,行於皮裡,傳為胕腫」;「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若過食肥甘厚味,久則濕熱中阻,損傷脾胃;或因營養不足,脾氣失養,以致脾運不健,水濕壅滯,而致水腫。若先天稟賦薄弱,腎氣虧虛,膀胱開合不利,氣化失常;或後天勞倦縱慾無節,損傷脾腎,水泛肌膚,發為水腫。

分類

《內經》中關於水腫證的名稱有「風水」、「石水」、「湧水」、「溢飲」等。現根據水腫證的症狀及病因病機的不同,簡述如下。

1.風水證

《靈樞·論疾診尺》曰:「視人之目窠上微癰,如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風水膚脹也。」張介賓注云:「目窠,目下臥蠶處也。癰,壅也,即新起微腫狀。頸脈,人迎脈也。窅而不起,按之有窩也。是即風水膚脹之外候。」風水即外感於風而致水腫,可見風水當有表證,其病本在腎,常見面目浮腫,小便不利,咳嗽,身體疼痛,惡風,脈浮等。

2.溢飲證

《素問·脈要精微論》云:「肝脈……其耎而散,色澤者,當病溢飲。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易入肌皮腸胃之外也。」張志聰注云:「其不及而色澤者,當病溢飲。《金匱要略》云:夫病水人,面目鮮澤,蓋水溢於皮膚,故其色潤澤也。肝主疏洩,肝氣虛而渴暴多飲,以致溢於皮膚腸胃之外而為飲也。」肝主疏洩,肝氣虛,疏洩失職,則脾濕勝運化無權,水溢為浮腫。溢飲其症多見水飲泛溢於四肢肌膚,水蓄皮下則皮膚薄澤而光亮。

3.石水證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云:「腎脈微大為石水,起臍以下至少腹腄腄然。」《素問·陰陽別論》亦云:「陰陽結斜,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張介賓注云:「腎脈……若其微大,腎陰亦虛,陰虛則不化,不化則氣停水積而為石水。」寒水之邪凝聚於少腹,水為陰類,故少腹脹滿而有重墜之感。石水其症多見少腹重墜腫脹為主。

4.湧水證

《素問·氣厥論》云:「肺移寒於腎,為湧水。湧水者,按腹不堅,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濯,如囊裹漿,水之病也。」張志聰注云:「腎位水藏,肺主生原,是以肺之寒邪,下移於腎,而腎之水氣,反上湧於肺矣。大腸乃肺之府,肺居膈上,故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濯有聲,如以囊裹漿者,水不沾流,走於腸間也。」肺臟受邪下傳於腎,腎病則氣不化水,水飲停聚,又自下上湧於肺,肺與大腸相表裡,水濕滲溢於大腸,則水聚為湧水。湧水其症多見腹部脹滿,按之不堅硬,似皮囊裹水。

5.脾病水腫

《素問·脈要精微論》云:「脾脈……軟而散,色不澤者,當病足胕腫若水狀也。」張介賓注云:「若其耎散而色不澤者,尤屬脾虛。脾經之脈,從拇指上內踝前廉,循胻骨後,交出厥陰之前,故病足胻腫若水狀者,以脾虛不能制水也。」脾主運化,脾虛濕困,津液不行,停滯為水,水濕泛溢為腫。其症多以足胕腫較重為主。

6.陽虛浮腫

《素問·生氣通天論》云:「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張介賓注云:「因於氣者,凡衛氣營氣藏府之氣,皆氣也,一有不調,均能致疾。四維,四肢也。相代,更迭而病也。因氣為腫,氣道不行也。四肢為諸陽之本,胃氣所在,病甚而至四維相代……其為陽氣之竭可知。」氣為陽,陽能化氣,氣化則水行。陽虛則氣衰,氣衰則水不行,水聚為腫。此症較重,多見四肢浮腫更迭發生,時腫時消,纏綿難愈。另外《素問·水熱穴論》所云:「地氣上者屬於腎,而生水液」;「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說的也正是腎陽虛衰所致的水腫。

7.陽郁水腫

《素問·湯液醪醴論》云:「其有不從毫毛而生,五臟陽以竭也。」王冰注雲此句為「五臟陽氣衰竭」之義。程士德主編的《內經講義》則認為「竭,阻遏之意。五臟陽氣被阻,遏抑不布,津液不化,於是聚而為水腫」。其症表現為實證,虛象不顯,腫勢急迫。

8.三焦閉塞水腫

《靈樞·五癃津液別》云:「陰陽氣道不通,四海閉塞,三焦不瀉,津液不化,水谷並行腸胃之中,別於迴腸,留於下焦,不得滲膀胱,則下焦脹,水溢則為水脹。」張介賓注云:「此津液之為水脹也。三焦為決瀆之官,膀胱為津液之府,氣不化則水不行,所以三焦不能瀉,膀胱不能滲,而腫脹之病所由作。」水腫日久,三焦閉塞,水液不行,氣不化水,不能滲注膀胱,則水濕停滯。其症以腹部、下肢腫脹為主。

治療

由上所述可見,水腫總的病機在於陽虛與陽郁,臟腑以腎、肺、脾為主,故《內經》對於水腫的治療雖有很多具體的論述,但總以調和陰陽,溫陽、補陽、通陽為總原則,故以調節腎、肺、脾臟腑功能為手段,《素問·湯液醪醴論》提出「平治於權衡」即強調了這一點。具體而言,又提出了「去菀陳莝」、「開鬼門」、「潔淨府」、「微動四極」、 「溫衣」、「繆刺其處」等治療原則與方法。開鬼門即發汗的方法;潔淨府即利小便;去菀陳莝其義有二,其一為排除體內鬱積過剩的水液,其二為去除血脈中陳舊鬱積之意,《靈樞·小針解》云:「宛陳則除之者,去血脈也」,即針刺放血之法。微動四極,王冰注云:「微動四肢,令陽氣漸以宣行。」張志聰註:「溫衣,以暖肺氣;繆刺,以調血氣。」總體治療原則以溫陽調氣行水為主。

在針刺治療方面,《素問·骨空論》與《素問·水熱穴論》提出「水俞五十七穴」之說,即治水的針刺穴位五十七處。具體分為三組,第一組在尻上,共二十五穴。尻骨向上,共有五行,脊椎為中行,督脈兩傍各一行,外俠兩旁各一行,每行五穴;第二組在伏菟上,共二十穴;第三組在踝上,左右各一行,每行六穴,共十二穴。臨床上,以此五十七穴治療水腫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同時,《靈樞·四時氣》也提出了放腹水的方法,對後世治療腹水有啟發作用。

在方藥治療方面,風水證,以疏風利水之法,可選擇《金匱要略》中提出的越婢湯或防己黃芪湯加減;溢飲證,以發汗利水,調理肝脾之法,可選擇《金匱要略》之大、小青龍湯加減;石水證,以溫腎祛寒,化氣利水之法,可選擇真武湯加減;湧水證,以溫腎宣肺,通陽利水之法,可選擇五苓散加減;脾病水腫,以溫陽健脾利水之法,可選擇實脾飲加減;陽虛浮腫,以溫腎助陽利水之法,可選擇濟生腎氣丸合真武湯加減;三焦閉塞水腫,以通利三焦,化瘀行水之法,可選擇血府逐瘀湯加減。應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療水腫,揭示了血液瘀滯和水液內停之間的內在聯繫,即由於津血互化的生理聯繫,水液內停和血液瘀滯之間存在著互為因果的病理聯繫。因此祛瘀血之法可促進血行,從而進一步推動津液運行而消除水腫。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