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手大。」飲為陰邪,陽氣不能蒸化而內停,凡飲邪停留之處,陽氣被阻遏而不能展佈,所以飲留心下,則背部當胃之處,感覺寒冷。尤在涇:「留飲即痰飲之留不去者也,背寒冷如掌大,留飲之處,陽氣所不入也」。程雲來:「諸氣受於胸中,而轉行於背,心下留飲,則陽氣抑遏而不行,故背寒冷如手大者,言其不盡寒也。」 留飲的形成,總的來說,是陽氣衰微,水飲瀦留所致,蓋飲留之處,陽氣所不能到達,結積留飲成澼囊。筆者臨證應用溫陽祛寒活血法自擬經驗方治療留飲,療效顯著。
該方由炙附子(先下)、乾薑、丁香、細辛、葛根、皂角刺、羌活、地鱉蟲、雞血籐、鹿角膠(烊化)、炙甘草等組成。水煎服,日2次。方中附子,其性溫而烈,主入心腎二經。補坎離之火,其性走而不守,溫以助氣化,助陽化飲。」鄭欽安認為「群陰阻塞(附子)不能直入根蒂,故佐以乾薑辛溫而散,以為前驅,蕩盡陰邪,迎陽歸捨。」《本經疏證》云:「附子以走下,乾薑以守中,有姜無附,難收斬將奪旗之功;有附無姜,難收堅壁不動之效。」戴厚禮曰:「附子無乾薑不熱。」故兩藥為君。丁香辛溫,溫腎助陽;葛根解肌舒筋;羌活以疏導血氣為用,通行脈絡,能直上頂巔,橫行支臂,以盡其搜風通痺之職。以上三味為臣藥。雞血籐活血通絡,補血疏筋。地鱉蟲逐瘀破積,通絡理傷;鹿角膠益陽補腎,強精活血,通督脈,共為佐藥。甘草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強筋骨長肌肉,強力解毒,調和諸藥,為使藥。
驗案舉例
趙某某,女,80歲,多年來背部寒涼,而且經常有冒風下雨的感覺,由於寒冷,三伏天還要穿羊毛衫及毛褲,曾多方治療無效,病人還伴有氣短,腰背疼痛,脈沉弱,舌淡紫,苔薄白,呈現脾腎陽氣虛餒,氣虛血瘀之象,為留飲停滯背部之證,治以溫陽益氣,祛寒活血之法,投以炙附子9克(先下),乾薑12克,黃芪20克,丁香9克.,葛根15克,羌活9克,白朮15克,雞血籐15克,細辛9克,鹿角膠15克(烊化),炒杜仲15克,炙甘草9克。3劑,水煎服,日1劑,分2次口服。
藥後自覺背部冰冷減輕,服9劑後背部溫熱、寒冷感覺沒有了,頸部疼痛乏力基本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