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達到正常的出汗,需要按照《傷寒論》中的「遍身蟄蟄微似有汗一時許」為目標求之。簡言之,有治療價值的出汗應該是「遍身微汗」。
說來不難,做到卻不易。即使只要瞭解「微汗」的真實含義,也需要反覆琢磨。對於此,筆者常以患者熟悉的大便情況做類比,讓患者領會「微汗」的準確含義。
大便干結、不大便俗謂之「便秘」;大便次數太多、排泄量多而稀,中醫謂之「洩瀉」;大便解而排泄仍不暢、便後仍不舒,可以簡單命名為「大便無效」。只有量不多不少、時間不長不短、質地不稀不稠、每天定時去、可自主控制並且去後身體舒適、腹中舒暢的大便,才能叫做「正常大便」。
與「便秘」相對應的不正常出汗是「無汗」;與「洩瀉」相對應的不正常出汗是「汗出過多」;與「大便無效」相對應的不正常出汗是「汗出無效」(出汗貌似正常卻不足以疏洩體內的邪氣)。與「正常大便」相對應的正常出汗就是「微汗」,其標準簡單來講就是:量不多不少、可自主控制,並且汗後身體舒適、精神良好。
通過這樣的類比,患者可以很快地理解「微汗」的標準,為進一步在自療實踐中應用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