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證指南醫案》卷五 燥

某 脈右數大。議清氣分中燥熱。(氣分熱)

桑葉 杏仁 大沙參 象貝母 香豉 黑梔皮

卞 夏熱秋燥致傷。都因陰分不足。(肺胃津液虛)

冬桑葉 玉竹 生甘草 白沙參 生扁豆 地骨皮 麥冬 花粉

某 燥火上郁。齦脹咽痛。當辛涼清上。(火郁上焦)

薄荷梗 連翹殼 生甘草 黑梔皮 桔梗 綠豆皮

王(六七) 老人舌腐。肉消肌枯。心事繁冗。陽氣過動。致五液皆涸而為燥。冬月無妨。夏月深處林壑。心境凝然。可以延年。(心陽過動傷液) 每早服牛乳一杯。

陳 秋燥復傷。宿恙再發。未可補澀。姑與甘藥養胃。(胃陰虛)

麥冬 玉竹 北沙參 生甘草 茯神 糯稻根須

某 上燥治氣。下燥治血。此為定評。今陽明胃腑之虛。因久病嘔逆。投以辛耗破氣。津液劫傷。胃氣不主下行。致腸中傳送失司。

經雲。六腑以通為補。半月小效。全在一通補工夫。豈徒理燥而已。議甘寒清補胃陰。

鮮生地 天冬 人參 甜梨肉 生白蜜

張 脈數虛。舌紅口渴。上 乾涸。腹熱不饑。此津液被劫。陰不上承。心下溫溫液液。用炙甘草湯。(熱劫陰液)

炙甘草 阿膠 生地 麥冬 人參 麻仁

某(氏) 心中煩熱。正值經來。而熱渴不已。若清肺氣大謬。用復脈法。

炙甘草 生地 阿膠 麥冬 棗仁 蔗漿

某 陽津陰液重傷。餘熱淹留不解。臨晚潮熱。舌色若赭。頻飲救亢陽焚燎。究未能解渴。形脈俱虛。難投白虎。議以仲景復脈一法。為邪少虛多。使少陰厥陰二髒之陰少蘇。冀得胃關復振。因左關尺空數不藏。非久延所宜耳。

人參 生地 阿膠 麥冬 炙草 桂枝 生薑 大棗

燥為乾澀不通之疾。內傷外感宜分。外感者由於天時風熱過勝。或因深秋偏亢之邪。始必傷人上焦氣分。其法以辛涼甘潤肺胃為先。喻氏清燥救肺湯。及先生用玉竹門冬桑葉薄荷梨皮甘草之類是也。內傷者。乃人之本病。精血下奪而成。或因偏餌燥劑所致。病從下焦陰分先起。其法以純陰靜藥。柔養肝腎為宜。大補地黃丸。六味丸之類是也。要知是症大忌者苦澀。最喜者甘柔。若氣分失治。則延及於血。下病失治。則槁及乎上。喘咳痿厥。三消噫膈之萌。總由此致。大凡津液結而為患者。必佐辛通之氣味。精血竭而為患者。

必藉血肉之滋填。在表佐風藥而成功。在腑以緩通為要務。古之滋燥養營湯。潤腸丸。五仁湯。瓊玉膏。一 丹。牛羊乳汁等法。各有專司也。(邵新甫)

徐評 有因風而燥。當兼治風案中未備。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