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其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對於本條之「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多數醫家以五行相乘相剋理論來解釋。筆者認為此種說法尚不全面,不能揭示其內在本質,難以正確指導臨床,故略陳己見,懇請同道斧正。
從醫學源流角度來理解
其理論來源於兩個觀點,一是《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即未病先防的觀點。二是《素問·玉機真髒論》說:「肝受氣於心,傳之於脾。」《難經·七十七難》說:「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先實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即已病防傳的觀點。
從整體觀念角度來理解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是以五臟為中心,配以六腑,通過經絡系統「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的作用實現的。在生理情況下,五臟相互資生、相互制約,以維持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在病理情況下,五臟病邪相互影響、互相傳變。因此,當一髒發病後,治療必須照顧整體,即在治療本髒病變的同時應積極調治其他臟腑,以防止疾病的傳變。
從臟腑學說角度來理解
生理上肝主藏血、主疏洩,寄相火,主升主動;脾居中州,主運化水谷,有生血統血之能。肝對脾運化功能的正常與否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同時與脾的升清有密切關係。正如張錫純所云:「蓋肝之系下連氣海,兼有相火寄生其中……為其寄生相火也,可借火生土,脾胃之飲食更賴之熟腐。肝脾者相助為理之髒也。」肝為剛髒,體陰而用陽,肝得脾所輸布的水谷精微滋養,才能使疏洩功能正常運行,而不致疏洩太過。如葉天士指出:「木能疏土而脾滯以行。」另外,脾運健旺,生血有源,統攝有權,則肝有所藏。病理上肝失疏洩就會影響脾的運化功能,從而出現「肝脾不和」的病理表現,可見精神抑鬱、胸脅脹滿、腹脹腹痛、洩瀉便溏等症;若脾虛氣血生化無源或脾不統血,失血過多,可導致肝血不足。因此肝脾在生理病理上是相互聯繫、密不可分的。
從五行學說角度來理解
《素問·玉機真髒論》說:「五臟相通,移皆有次。」這就是說五臟之間疾病的傳變是有一定規律的,即「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在五行學說中存在相生、相剋、相乘、相侮關係。《素問·五運行大論》說:「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正常情況下臟腑間存在相生相剋的關係,以維持機體的「陰平陽秘」。如肝主升而歸屬於木,脾主運化而歸屬於土,存在木克土的關係。正常的「木克土」是維持機體平衡的重要環節,但木太過或土不及,這種平衡就會遭到破壞。木過於強盛,則克土太過,造成土的不足,即「木乘土」;木本不過於強盛,其克制土的力量也處於正常範圍,但由於土自身不足,形成了木克土的力量相對增強,使土更加不足,即「土虛木乘」。
從臨床實際角度來理解
臨床上所見病位在肝的患者,在疾病早期,往往表現為腹脹、腹痛、納呆、便溏、乏力、精神倦怠等脾虛症狀,而後才出現脅下脹痛或刺痛、口苦、黃疸等肝病自身的症狀。現代醫學認為,慢性肝病患者若不能康復,可演變為肝硬化甚至肝癌,繼則出現脾腫大、脾功能亢進、貧血等改變,甚則門脈高壓破裂導致消化道大出血。無論是中醫學的認識還是現代醫學的認識,都用事實充分證實了「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的正確性。
關於「實脾」
許多醫家認為「實脾」就是補脾,肝病實脾即補益脾胃,使「脾土不受邪」。實際上「實脾」是調補脾臟之意,並不是單純的「補」,而是「調」與「補」的有機結合。「補」是指在脾虛的情況下,採用「甘味」之藥健脾補中,加強脾胃生化氣血功能,既防病邪入侵,又可資生肝血,使肝有所藏;「調」是指用調和之法,以防脾土壅滯,從而維持脾正常的運化功能,同時改善肝的病理狀態。臨床上常補之以人參、白朮、黃芪、炙甘草、蜂蜜、飴糖等;調之以陳皮、佛手、木香、青皮、焦三仙等。臨床上對於肝病的治療應辨別虛實,然雖當異治,固脾則一。這種「實脾法」有利於防止疾病的傳變、蔓延,以保護未病之臟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