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的刮痧療法

心悸是指氣血陰陽虧虛,或痰飲瘀血阻滯,心失所養、心脈不暢,引起以心中急劇跳動,驚慌不安,不能自主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病症。本病多呈陣發性,也有呈持續性者,可伴胸悶胸痛,氣短喘息,或頭暈失眠等症,古籍中據臨床表現及病因病機不同而分別命名為「驚悸」、「怔忡」。本病多見於現代醫學的心神經官能症及風濕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等引起的心律或心率失常。

心悸的基本證候特點是發作性心慌不安,心跳劇烈,不能自主,或一過性、陣發性,或持續時間較長,或一日數次發作,或數日一次發作。常兼見胸悶氣短,神疲乏力,頭暈喘促,甚至不能平臥,以至出現暈厥。其脈象表現或數或遲,或乍疏乍數,並以結脈、代脈、促脈、澀脈為常見。臨床一般分為心氣虛弱、膽怯易驚及心脾兩髒虛損2型。

一、心氣虛弱,膽怯易驚

(一)症狀

除主症外,可兼見氣短自汗,神倦乏力,苔薄白,脈細弦。

(二)治法

(1)選穴 心俞、膻中至巨闕、問使、神門、膽俞、大椎。(見圖2-7-1、圖2-7-2、圖2-7-3)

(2)定位 心俞:在背部,當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膻中:位於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四肋問,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巨闕: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6寸。

間使: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3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圖2-7-1圖2-7-2圖2-7-3

神門:位於手腕部位,手腕關節手掌側,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膽俞:在背部,當第十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大椎: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3)刮拭順序 先刮頸部大椎,再刮背部心俞、膽俞,然後刮前胸的膻中至巨闕,最後刮上臂的問使、神門。

(4)刮拭方法 在需刮痧部位塗抹適量刮痧油。先刮頸後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板稜角刮拭,以出痧為度。然後刮背部,從心俞穴一直到膽俞穴,宜用刮板角部從上向下刮拭,應一次到位,中間不要停頓,出痧為度。再刮拭腹部正中線,從膻中穴向下刮至巨闕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出痧為度。最後刮拭雙側上臂,由問使穴刮至神門穴,出痧為度。

二、心脾兩髒虛損

(一)症狀

除主症外,可兼見面色百光白,頭暈乏力,納少,脈弱。

(二)治法

(1)選穴心俞、巨闕、膈俞、脾俞、足三里。(見圖2-7-1、圖2-7-2、圖2-7-4)


圖2-7-4

(2)定位 心俞:在背部,當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巨闕: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6寸。

膈俞:在背部,當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脾俞:在背部,當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足三里:膝蓋下3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處。

(3)刮拭順序 先刮背部心俞、膈俞、脾俞,再刮前胸巨闕,最後刮下肢足三里穴。

(4)刮拭方法 在需刮痧部位塗抹適量刮痧油。先刮背部,從心俞穴經膈俞穴一直到脾俞穴,宜用刮板角部從上向下刮拭,應一次到位,中間不要停頓,出痧為度。再刮拭腹部正中線巨闕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用力輕柔,出痧為度。最後重刮足三里穴,30次,不出痧。

三、病例

   王某,男,57歲。主訴:心慌1年。曾發快速房顫,竇性早搏,常胸悶、胸痛,有高血壓病史10餘年,並有糖尿病病史。常服倍他樂克、麝香保心丸、硝酸甘油等。刻下心電圖顯示:竇性心動過速。血壓:150/90mmHg。苔薄,舌質紅,脈細弦數。取心俞、巨闕、膈俞、脾俞、足三里,予以對症刮痧治療,兩周後胸悶、胸痛症狀消失,房顫、竇性早搏次數明顯減少。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