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名醫–崔萃賢

生平著作

崔萃賢,字連純,北京市人,生於1909年,卒於1988年。幼讀私塾,15歲時隨母進城謀生。曾受雇於西長安街周宅抄寫《師古堂醫學叢書》、佛學經卷等。後師從劉道信學習,1940年被北平市衛生局評定為骨科醫師,同年加入中醫學會。1950~1953年,先後參加北京市中醫學會預防班、市中醫進修學校、中醫學會骨科研究班學習。1953年正式行醫,受聘兼任東郊大黃莊診所副所長。1956年4月,參加籌建北京中醫研究院,並到北京市第二中醫門診部工作。1958年8月,任北京市崇文區中醫門診部骨科醫師。1974年任崇文區中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在其弟子協助下編輯的《正骨薈萃》六章102個專題,是其臨證經驗之總結。


學術思想

崔萃賢認為,正骨、按摩治療是以手代替針、藥,輔以用藥。因此,手法十分重要。根據患者損傷輕重,體質強弱,年齡大小,病程長短的不同,手法應各有所異。愈後是否遺留殘疾,與手法施治是否得當有著密切關係,否則「過輕則病莫能愈,過重則舊患雖去,又添新疾。」對於骨折、脫臼,整復前要做到心中有數,施治時要穩、準、巧、快,力求達到「法施驟然人不覺,患者知時骨已攏」的境界。對軟組織損傷的治療,要注意手法的強度,用力要剛柔相濟,由輕到重,再由重轉輕,做到重而不滯,輕而不浮,隨時觀察患者的反映,調整手法的強度。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首先在臨床中實行了「部分骨折不固定」和「小夾板治療骨折」療法。對於無明顯移位的骨折,緣枝骨折,四肢末梢的粉碎性骨折等,他採用非固定治療方法,由於患處不受捆綁壓迫,血氣可以正常運行,而使骨折癒合時間縮短,功能恢復較快,避免了因捆綁固定肌肉、肌腱造成的組織變形、關節強直甚至肌肉萎縮等弊病。在部分骨折中,採用小夾板固定療法,充分體現了動靜結合的優越性,在臨床治療中頗具獨到之處。


臨床經驗

崔萃賢不僅在治療手法上技藝精湛,而且苦心鑽研治療藥物。他研發的「外貼萬應膏」、「內服接骨丹」配方登載於1957年11月北京市衛生局編印的《北京市中醫治療紀實》。在治療過程中,他以四診為依據,結合患者年齡、體質處方用藥,通過化瘀行滯、消腫止痛,促進患者痊癒。基於小兒發育期間一般不用或慎用藥的特點,在內外兼治思想的指導下,他創製了許多內服方劑,如骨傷科洗藥、定痛膏、化積散等,在崇文中醫醫院沿用至今。

其弟子整理的崔萃賢「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體會」,「屈曲型橈骨下端骨折的治療體會」,「橈骨下端骨折合併尺橈關節脫位(蓋氏骨折)的治療體會」,「伸直型橈骨下端骨折(柯雷氏骨折)治療體會」,「閉合折骨治療陳舊性伸直型橈骨下端骨折的體會」,「凍結肩的治療體會」,「肱骨幹骨折治療經驗」等,分別發表在《北京市老中醫經驗彙編》中。他治療「肱骨內上髁骨折」,「三踝骨折」,「腰椎間盤突出症」,「神經衰弱」,「下頜關節脫位」等疾病的正骨、按摩手法,被中國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製成科教電影《醫林薈萃》,頗有學習價值。對於正骨行業常講的「對線」、「對位」,一般認為只要「對線」就算符合標準,而崔萃賢則要求做到接骨「對位」,即整復後嚴絲合縫,這樣難度高,但術後不留殘疾,外觀好看,恢復徹底。


後世影響

崔萃賢在中醫骨傷科成績卓著,其門人弟子有崔玉聲、王國芳、王兆謙、常敘銘、劉玉海、韓仲偉、陳忠福、徐振華等,均為醫術精湛的正骨醫師。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