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名醫–蒲輔周

生平簡介

蒲輔周,號啟宇,四川梓潼人,生於1888年,卒於1975年。我國當代著名中醫藥學家。出身於世醫家庭,幼承庭訓,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四川解放後,受聘西南鐵路醫院,1955年奉調中醫研究院,開展科研、教學和醫療工作。1965年任中醫研究院副院長,曾任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門人弟子整理有《蒲輔周醫案》等。


生平著作

蒲輔周,號啟宇,四川梓潼人,生於1888年,卒於1975年。我國當代著名中醫藥學家。出身於世醫家庭,幼承庭訓,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四川解放後,受聘西南鐵路醫院,1955年奉調中醫研究院,開展科研、教學和醫療工作。1965年任中醫研究院副院長,曾任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門人弟子整理有《蒲輔周醫案》、《蒲輔周醫療經驗》、《中醫對幾種急性傳染病的辨證論治》、《中醫對幾種婦女病的治療法》等。


學術思想

蒲輔周非常重視學習,其治學特點可以概括為八個字,即勤、酷、專、恆、嚴、思、用、活。勤,指勤奮學習,勤學好問,躬身實踐。酷,指蒲氏酷愛學習。專,指蒲氏平生嗜於醫而專於醫。恆,指蒲氏學習中醫理論、專心治醫的恆心。嚴,指蒲氏治學嚴謹。嗯,指蒲氏讀書精思、善思。用,指蒲氏提倡理論與實踐並重。活,指蒲氏辨證論治十分靈活,處方用藥輕靈純正。臨證時,蒲氏注重辨證求本,保護胃氣。對於久病正衰患者,主張衰其大半則止。在疾病調理上尤重食療,認為藥物多系草木金石,其性本偏,使用稍有不當,不傷陽即傷陰,而胃氣首當其衝,胃氣一絕,危殆立致。


臨床經驗

蒲氏認為中醫辨證論治講求因人、因時、因地而異,針對每個病人的不同情況,相應作出具體處理。比如1945年,四川大雨,成都家家進水。秋後麻疹流行,患兒發病,每每麻疹隱伏,用常法辛涼宣透無效。蒲氏仔細分析了上述情況,改用溫化,立見透發。再比如,他認為高血壓一病,一般多以清、潤、潛、降為大法,最怕用桂附參芪,畏其助陽動風,升高血壓。蒲氏曾治一女同志,48歲,血壓190~150/120~100mmHg,頭暈、心慌、心前區發悶,體胖而面白,喜睡,身沉腿軟,白帶多,苔膩,脈沉遲,據此斷為陽虛濕盛而用附子湯溫陽益氣,血壓漸次恢復正常。由此可知,高血壓未見得都是陰虛陽亢,亦有陽虛者。


在食療方面,蒲氏曾僅用茶葉一味,治一熱病傷陰的老年患者。患者系中醫研究院家屬,熱病後生瘡,長期服藥,熱象稍減,但病人煩燥、失眠、不思食,大便七日未行,進而發生嘔吐,吃飯吐飯,喝水吐水,服藥吐藥。病者系高年之人,病程纏綿日久,子女以為已無生望,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詢問蒲老尚可救否。蒲老詢問病情之後,特意詢問病者想吃什麼,待得知病者僅想喝茶後,即取龍井茶二錢,囑待水煮沸後兩分鐘放茶葉,煮兩沸,即少少與病者飲,他特別強調了少少二字。第二天病家驚喜告曰:「茶剛剛煮好,母親聞見茶香就索飲,緩緩喝了幾口未吐,心中頓覺舒暢,隨即腹中咕咕作響,放了兩個屁,並解燥糞兩枚,當晚即能入睡,早晨醒後知饑索食。看還用什麼藥?」蒲老說,久病年高之人,服藥太多,胃氣大損,今胃氣初蘇,切不可再投藥石,如用藥稍有偏差,胃氣一絕後果不堪設想。囑用極稀米粥少少與之,以養胃陰和胃氣。如此飲食調養月餘,垂危之人竟得康復。


後世影響

蒲輔週一生門人弟子眾多,其中很多人都成為中醫學界的骨幹力量,如高輝遠等均為我國當代知名中醫專家。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