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的作用

灸法是我國傳統針灸醫學的一個主要部分。從總體上看,灸療法和針刺法一樣都通過刺激腧穴或特定部位激發經絡、神經、體液的功能,調整機體各組織、系統的失衡狀態,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但是,灸療法又有著自己較為獨特的作用特點。和針刺法不同,灸療法是通過溫熱、寒冷及其他非機械刺激的作用,來進行扶正劫邪,平衡陰陽,防治疾病,康復保健。尤其是灸法的防病保健作用在古代就得以十分重視。《備急千金要方》提到以灸療預防「瘴癘溫瘧毒氣」。《扁鵲心法》指出:「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餘年壽矣」。現代不僅已為大量的臨床所證實,而且得以進一步發揚。同時,對灸法作用機理也進行了較為廣泛和系統的探討。

一、灸法的作用

總結古往今來的實踐經驗,灸法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作用。

1.溫經散寒: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有賴於氣血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血氣在經脈中流行,完全是由於「氣」的推送。各種原因,如「寒則氣收,熱則氣疾」等,都可影響血氣的流行,變生百病。而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澀,也就是說,氣血的運行有遇溫則散,遇寒則凝的特點。所以朱丹溪說:「血見熱則行,見寒則凝」。因此,凡是一切氣血凝澀,沒有熱象的疾病,都可用溫氣的方法來進行治療。《靈樞·刺節真邪》篇中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靈樞·禁服》亦云:「陷下者,脈血結於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應用其溫熱刺激,起到溫經通痺的作用。通過熱灸對經絡穴位的溫熱性刺激,可以溫經散寒,加強機體氣血運行,達到臨床治療目的。所以灸法可用於血寒運行不暢,留滯凝澀引起的痺證、腹瀉等疾病,效果甚為顯著。

2.行氣通絡:經絡分佈於人體各部,內聯臟腑,外布體表肌肉、骨骼等組織。正常的機體,氣血在經絡中周流不息,循序運行,如果由於風、寒、暑、濕、燥、火等外因的侵襲,人體或局部氣血凝滯,經絡受阻,即可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和一系列功能障礙,此時,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機能的作用,臨床上可用於瘡瘍癤腫、凍傷、癃閉、不孕症、扭挫傷等,尤以外科、傷科應用較多。

3.扶陽固脫:人生賴陽氣為根本,得其所則人壽,失其所則人夭,故陽病則陰盛,陰盛則為寒、為厥,或元氣虛陷,脈微欲脫,當此之時,正如《素問·厥論》所云:「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陽氣衰微則陰氣獨盛,陽氣不通於手足,則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陽氣衰微,陰陽離決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陰寒,回陽救脫。此為其他穴位刺激療法所不及。宋代《針灸資生經》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臍中即活」。《傷寒論》指出:「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下利,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無脈者,灸之」。說明凡出現嘔吐、下利、手足厥冷,脈弱等陽氣虛脫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關元、神闕等穴,由於艾葉有純陽的性質,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臨床上常用於中風脫症、急性腹痛吐瀉、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4.升陽舉陷:由於陽氣虛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虛下實,氣虛下陷,出現脫肛、陰挺、久洩久痢、崩漏、滑胎等,《靈樞·經脈》篇云:「陷下則灸之」,故氣虛下陷,臟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療。關於陷下一症,脾胃學說創始者李東垣還認為「陷下者,皮毛不任風寒」,「天地間無他,唯陰陽二者而已,陽在外在上,陰在內在下,今言下陷者,陽氣陷入陰氣之中,是陰反居其上而復其陽,脈證俱見在外者,則灸之」。因此,灸療不僅可以起到益氣溫陽,升陽舉陷,安胎固經等作用,對衛陽不固、腠理疏鬆者,亦有效果。使機體功能恢復正常。如脫肛、陰挺、久洩等病,可用灸百會穴來提升陽氣,以「推而上之」,又如《類經圖翼》云:「洞洩寒中脫肛者,灸水分百壯」。總之,這也是灸法的獨特作用之一。

5.拔毒洩熱:歷代有不少醫家提出熱證禁灸的問題,如《聖濟總錄》指出:「若夫陽病灸之,則為大逆」;近代不少針灸教材亦把熱證定為禁灸之列。但古今醫家對此有不同見解。在古代文獻中亦有「熱可用灸」的記載,灸法治療癰疽,就首見於《黃帝內經》,歷代醫籍均將灸法作為本病證的一個重要治法。唐代《備急千金要方》進一步指出灸法對臟腑實熱有宣洩的作用,該書很多處還對熱毒蘊結所致的癰疽及陰虛內熱證的灸治作了論述,如載:「小腸熱滿,灸陰都,隨年壯」,又如「腸癰屈兩肘,正灸肘尖銳骨各百壯,則下膿血,即差」。「消渴,口乾不可忍者,灸小腸俞百壯,橫三間寸灸之」。金元醫家朱丹溪認為熱證用灸乃「從治」之意;《醫學入門》則闡明熱症用灸的機理:「熱者灸之,引鬱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醫宗金鑒·癰疽灸法篇》指出:「癰疽初起七日內,開結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瘡痛灸至不痛時」。總之,灸法能以熱引熱,使熱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熱,表明對機體原來的功能狀態起雙向調節作用。特別是隨著灸增多和臨床範圍的擴大,這一作用日益為人們所認識。

6.防病保健:我國古代醫家中早就認識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性,並提出了「防病於未然」、「治未病」的學術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療作用外,還有預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這在古代文獻中有很多記載。早在《黃帝內經》就提到;在「犬所嚙之處灸三壯,即以犬傷法灸之」,以預防狂犬病。《備急千金要方》有「凡宦游吳蜀,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著人」。說明艾灸能預防傳染病。《針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預防中風。。民間俗話亦說「若要身體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絕,一切災病息」。因為灸療可溫陽補虛,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氣常盛,而胃為水穀之海,榮衛之所出,五臟六腑,皆受其氣,胃氣常盛,則氣血充盈;命門為人體真火之所在,為人之根本;關元、氣海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氣盛,陽氣足,精血充,從而加強了身體抵抗力,病邪難犯,達到防病保健之功。現代,灸療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二、灸法的作用機理

大量的臨床研究表明,灸法的治療作用是通過多方面的綜合因素來實現的。為了探討艾灸的作用機理, 近年來一些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實驗研究,取得了一些進展。如用艾條灸治856例患者,灸感出現率達85%,病情愈重愈急,感傳現象也隨之減弱與消失,在感傳線與感傳區域內出現溫度上升與痛閾提高,且灸感走向與腧穴位置、疾病部位有關,說明艾灸是通過腧穴經絡而起作用。國外有人觀察單壯(艾炷0.5~2毫g)灸後,皮膚表面溫度上升到105℃左右,皮膚內的溫度亦明顯上升,說明艾灸確有溫煦作用,且有較強的滲透力。用艾條熏灸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內關、足三里和膻中等穴,觀察其球結膜微循環的變化,39例均明顯改善。艾灸內關穴可使患者腦阻抗血流明顯改善,流入容積速度加快,波幅升高30%~50%;高血壓者的血壓有不同程度下降,說明艾灸內關可使腦血管擴張,腦血流增加,腦部血液循環改善。艾灸冠心病患者的內關、膻中、心俞穴各20min,可使心電圖的ST-T波均明顯升高,使心臟的收縮力增強,心臟的供血得到改善。表明灸法對心腦血管病變有明顯的調節作用。

國外學者在鼻兩側距皮膚 2~3cm處行艾條灸,治療過敏性鼻炎,88%患者症狀顯著性改善,47%患者灸後10min給過敏原無反應,也無症狀表現;5例自願參與本研究者灸後鼻內溫度平均增加3.1℃(1cm點)和30℃(4cm點),其中4例灸後鼻液中白細胞數顯著降低。用化膿灸治療支氣管哮喘,可使外周血中嗜鹼性粒細胞計數下降,對免疫球蛋白有雙向調整作用,即高值者下降,低值者上升;使E-花環形成率和淋巴細胞轉化率升高,且均有顯著差異。以艾炷灸實驗性結核病小鼠的「大椎」、「關元」穴,可提高巨噬細胞吞噬功能,促進T淋巴細胞功能調控作用,並對該病有明顯療效。以上表明,灸法對人體免疫功能具有明顯的調節作用,這種調節作用是良性的積極的,總體上是沿著對患者有利的方向進行調整。另外,對於灸療治療腫瘤的現代醫學機理,很多學者進行了大量研究。已證實,艾灸能提高免疫功能可能是灸療治療腫瘤的主要機理。

灸犬「足三里」穴,可調節胃腸運動功能,在20次艾灸實驗中,有18次胃腸活動出現興奮或抑制性改變。艾灸小鼠的「神闕」穴,不管是空腹狀態,還是在用不同的藥物使小腸運動已經有所改變的狀態下,都可以使小腸內容的推進速度減慢,具有抑制小腸運動的作用。在以氨基甲酸乙酯麻醉的家兔中艾灸「至陰」穴,並記錄子宮活動曲線,發現艾灸可引起子宮活動的增強。說明,灸法具有調整內臟活動功能的作用。

用艾灸急性失血性休g犬「百會」穴發現,在血糖含量增高的情況下,灸後更見上升,提示灸後血漿中游離腎上腺素含量顯著升高,認為灸法可能有促進腎上腺活動的作用。艾灸流行性出血熱大鼠模型的「腎俞」穴區7次,14日後,其血漿和肺、腎組織中的5-羥色胺與5-羥吲哚乙酸含量明顯降低,並趨於正常,說明艾灸能緩解流行性出血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病理生理反應,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了體液因素分泌和代謝的紊亂,促進了機體內環境的改善和穩定,並能提高其血中流行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