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穴位療法禁忌

一、穴位埋針法禁忌

穴位埋針法,又稱皮內針法,是指用特製針具或毫針在穴位特定部位的皮內或皮下留置一定時間的一種治療方法。在應用時要重視下列注意事項。

(一)、皮內針應高壓消毒,平時宜浸泡於75%酒精備用,臨用時以消毒鑷子夾出。注意埋針局部皮膚的嚴格消毒。

(二)、埋針穴位,宜選取固定而不妨礙肢體活動的部位。

(三)、埋針後,若病人感覺刺痛或妨礙肢體活動時,應將針取出重埋。

(四)、埋針時間視病情、氣候、體質等因素而定,一般可埋3~5天,冬天可長至一周左右,夏天氣候炎熱在汗出較多的情況下,埋針時間宜短,以防感染。

(五)、關節部位及胸腹部位一般不宜埋針。

(六)、埋針前應對針體作仔細檢查,以免發生折針事故。

二、穴位割治法禁忌

穴位割治法,簡稱割治法,又稱割脂療法。是在患者身體上的某些穴位或特定部位,按外科手術切開皮膚,摘除少量皮下脂肪,以促進機體產生抗病能力和改善機能的一種治療方法。在應用本法時要重視以下注意事項。

(一)、有出血性疾病、嚴重心臟病者、重危病人、持續高熱的病人以及局部有水腫、感染者均暫不宜割治。

(二)、對老弱婦孺病者,割治時刺激宜輕,以防暈針。凡發生暈針即停止操作,並作適當處理。

(三)、麻醉藥物不宜注射過多、過深,以免影響割治效果。

(四)、割治不宜過深,防止傷及深部血管、神經或韌帶。

(五)、術後可能有週身不舒、關節酸痛、食慾減退等不同程度的反應。一般這種反應都發生在術後3天內,可持續1~2天。足底部割治反應多發生於術後二周內,也有發生在半月至一月的,其持續時間1~6天。這些反應一般在幾天內即可自行消失,嚴重者可作對症處理。

(六)、嚴格無菌操作,術後創口5~7天內不能碰水,以防感染。

(七)、術後須適當休息幾天,並注意飲食、冷暖等。

三、穴位埋植法禁忌

穴位埋植法,亦稱埋藏法或埋線療法,它是通過將腸線(少數用絲線、不銹鋼製品或藥物等)埋植於穴位,以延長對穴位的作用時間,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種穴位刺激法。本法興起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通過大量臨床觀察,證實對某些慢性頑固性病症確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在應用本法時要重視以下注意事項。

(一)、穴位埋植後,機體可出現某些反應,應注意鑒別正常反應和異常反應。

1、正常反應

局部反應:由於刺激損傷及羊腸線(異性蛋白)刺激,在1~5天內,局部可出現紅、腫、痛、熱等無菌性炎症反應。部分病例反應較重,切口處羊腸線刺激脂肪引起液化,有少量乳白色滲液,均屬正常現象,一般不需處理。若滲液較多凸出於皮膚表面時,可將乳白色的液體擠出,用75%酒精棉球擦去,覆蓋消毒紗布。施術後患肢局部體溫也會升高,可持續3~7天,一般有上述反應者療效較佳,反之則差。

全身反應:少數病人在治療後的4~24h內出現體溫上升,一般約38℃左右(個別病人也可上升達39~40℃),持續2~4天,逐漸自行恢復正常。治療後,一般均有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不同程度的增高現象。屬於正常反應,一般情況下不必作特殊處理,但要嚴密觀察,以防有變。

2、異常反應

所謂異常反應,應屬意外事故。穴位於結紮,如操作不當,常易引發下列意外事故,應引起警惕並及時進行處理。

1)、疼痛:治療後如傷口劇烈疼痛或肢體麻痛,多為腸線結紮過緊所致,需將羊腸線剪斷,使結紮鬆解。

2)、感染:少數病人因治療中無菌操作不當或傷口保護不好,造成感染。一般在治療後3~4天內出現局部紅腫,疼痛加劇,並可伴有發燒。如不及時處理,可導致全身症狀。故應予以局部熱敷及抗感染處理。作者曾遇到一例小兒麻痺後遺症患兒,在穴位結紮治療後,由於傷口保護不好,嚴重感染並導致敗血症。

3)、出血:多因刺激過重或縫針刺破血管所致。一般加壓包紮即可止血,若加壓仍不能止血者,在出血處用絲線結紮血管並將羊腸線抽掉。

4)、過敏:個別病人對麻醉藥或羊腸線產生過敏。治療後出現局部瘙癢、紅腫或全身發熱等反應。個別切口處有脂肪液化,繼而腸線溢出。對這些病人可給予抗過敏治療,過敏嚴重者則須改用其它方法治療。

5)、神經損傷:如感覺神經損傷,會出現神經分佈區皮膚感覺障礙;運動神經損傷,會出現所支配的肌肉群癱瘓,原因是由於操作不當,刺激過重,或紮住神經血管所致,必須引起注意。

(二)、要嚴格注意無菌操作,對有嚴重心臟病、糖尿病、高熱的患者以及婦女在妊娠期,不宜使用本療法。月經期亦應謹慎使用。

(三)、本法在同一個穴位上作多次治療時,應稍偏離前次治療的部位。結紮時應避開血管和神經。

(四)、脊柱旁、腰骶部(次*1穴處)和肌肉萎縮的肢體均宜用穿線或埋線法。

(五)、在肌腹和肌腱處施術,一般須先進行穴位按摩,然後埋線或結紮。肌肉鬆弛者宜用結紮法,結紮的鬆緊程度視肌肉鬆弛的情況而定,肌肉痙攣者須先按摩,次數可多些,一般只用埋線,不作結紮。

(六)、羊腸線用後可浸泡在75%酒精中。或用新潔而滅處理,臨床使用時應用生理鹽水浸泡,以免在組織內液化。

四、小針刀療法

小針刀療法是以現代醫學科學知識為基礎,針刺和手術療法有機結合,是一種中西醫結合的新型療法。小針刀療法效果明顯,簡便易行,治療時痛苦較小,較為經濟安全。但由於小針刀是一種侵入肌體的治療方法,隨著該療法在臨床的推廣應用,治療中所遇到的問題也不斷增多,出現意外事故者不乏其例。因而,掌握正確操作,對減少和避免事故的發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一)、嚴格無菌操作:小針刀是深入肌腱、關節間隙、軟組織深部所進行的切割、剝離、通透、鬆解等操作。所以如有感染可造成深部炎症,因此要求嚴格無菌規範操作,小針刀刀具和術野按無菌手術常規消毒,要求一針一點。如一例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未能按要求操作,簡單擦洗,反覆使用小針刀,致使針眼感染導致化膿性關節炎。經切開引流後治癒。

(二)、 嚴格掌握治療範圍和適應症:小針刀以治療積累性損傷所致的疼痛症為主,但不是所有的疼痛都能治,應有選擇。其適應症範圍一般為:

1、各種因軟組織粘連、攣縮、結疤而引起四肢軀幹部位的一些頑固性疼痛點或血管神經束卡壓引起的疼痛。

2、部分骨質增生、腱鞘炎、滑囊炎、骨化性肌炎初期或炎症性疼痛進入緩解期後仍有局限性粘連。

3、四肢軀幹損傷及手術損傷後遺症、肌肉和韌帶積累性損傷。

4、外傷性肌痙攣和肌緊張、骨幹骨折畸形癒合等。

(三)、熟悉局部解剖:小針刀療法屬於現代醫學閉合性手術範疇,要求術者必須熟悉施術部位解剖,注意避開重要的神經、血管。如指神經均位於肌腱纖維鞘管兩側,且無重要血管通過,不易損傷。小針刀進針時,拇指要固定於背伸位,於掌指橫紋中點上方不超過距硬結0.5cm遠處進刀,刀口線順肌腱走向切割狹窄腱鞘,不宜偏斜。有因拇指位置固定不當和進針點不准,致針刀偏斜損傷指固有血管,引起出血形成血腫、機化、粘連,造成功能障礙;或因位置偏下使切割腱鞘不徹底,或因損傷指神經,不但療效不佳,而且給患者造成新的損傷和痛苦。治療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應注意避免損傷橈神經淺支和頭靜脈。如一例損傷橈神經淺支,出現虎口區麻木。也有因術時誤傷頭靜脈分支,術後出血較多,止血處理不當,對局部鬆解粘連不完全致手術無效。

(四)、施術準確:施術部位的正確與否是決定療效好壞的關鍵之一,若施術不當不但不起治療作用反而增加病人痛苦甚至造成意外損傷,收不到預期效果。因此,壓痛點和進針點要反覆多次觸摸定點,局限固定的壓痛點不應超過1cm。如肱骨外上髁炎有固定局限壓痛,術中,由於固定點不准、變位,導致治療無效。應用局麻範圍應小而准,必要時對痛點施術前進行局麻試驗,以求滿意療效。

五、蜂針法

 

蜂針法是採用活蜂直接螫刺或將蜂毒直接注入穴位而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本法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