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燦玾,男,漢族,1928年7月出生,山東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教授,1949年1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
張燦玾的治學思想:
◆基本功的培養和訓練是從醫的重要基礎;
◆臨床實踐是體驗中醫理論和建立中醫信念的關鍵;
◆集臨床、理論、文獻於一體,是加深掌握中醫學術的需要;
◆醫文並重是中醫學的一大特色;
◆博覽群書、兼容並蓄,是學術水平不斷提高的源頭活水;
◆堅持繼承發揚,是立於不敗之地的指導方針。
齊魯之邦,孔孟之鄉,儒家文化浸潤著山東的每一寸土壤。
濟南市歷下區的一棟住宅樓裡有一不足100平方米的普通居室,名曰「琴石書屋」。屋內藏書充棟,奇石林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正在撫琴,琴聲錚錚,如高山流水。彈到興高之處,老人和聲吟唱,時而婉轉,時而高亢,時而悲愴,時而悠揚……一曲奏罷,餘音繞樑。
這位渾身透著儒雅之氣、從容而瀟灑的耄耋老人,就是國醫大師張燦玾。
初度臨東海,醫門育此身
十三逢亂世,弱冠始行仁
「我的學歷僅是六年小學加半部論語。」
張燦玾1928年出生於山東榮成市下回頭村的一個醫學世家,其祖父、父親一生為醫,德高望重,享譽一方。
1936年春,張燦玾始入小學讀書。1939年冬,讀完了小學四年級,1940年初,日寇鐵蹄踏進榮成,家鄉淪陷,被迫輟學。
1941年,家鄉解放,抗日民主政府在下回頭村辦起了完小(即高等小學),張燦玾入校繼續學習。他學習勤奮,在兩年多完小學習期間,不僅在學業方面每登榜首,還在課餘時間自學了多種樂器演奏,參加學校組織的戲劇演出。這些興趣愛好的培養,為張燦玾日後廣泛涉獵,各科打下了基礎。
1943年下半年,迫於環境,他結束學校生活,回家跟隨祖父與父親學習中醫。父親教讀《醫學三字經》、《藥性賦》、《瀕湖脈學》及《醫宗金鑒》中臨床各科《心法要訣》等,要求張燦玾熟練背誦。對《黃帝內經》、《傷寒論》及《金匱要略》等經典醫籍,亦選出部分重要條文,讓他熟讀,並參閱明、清以來重要醫籍加以理解。當其祖父與父親診病時,張燦玾則認真學習老人診療技術及方法,並負責司藥,對飲片的加工炮製、丸散膏丹的製作、藥材質量的優劣及真偽鑒定的一般知識,均需掌握。此外,張燦玾還對本地所產中草藥之俗名及植物形態等都很熟知,經常介紹給病家自采自用。這些都為張燦玾後來獨立應診和進一步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此後的幾年,由於抗戰的需要,張燦玾參加了村裡自辦的劇團,導演了多部大型話劇、歌劇、京劇,頗受村民歡迎。他還當過一年小學教師,參加過青年抗日救國會的各種活動。在此期間,他仍繼續堅持閱讀了《壽世保元》、《萬病回春》、《醫宗必讀》、《石室秘錄》、《醫方集解》、《本草備要》、《陳修園醫書》、《外科正宗》等醫學書籍及文史方面有關著作,學業大進。
儘管後來張燦玾成為中醫藥院校的教授、博士生導師,他還是說,「我的學歷很低,僅僅只是六年小學加半部論語。」
侵曉聞雞舞,燈下筆耕勤
足以扶困厄,猶可療斯民
「文獻研究離不開臨床經驗,多年行醫經歷為我打下基礎。」
經過多年學習,張燦玾已掌握了中醫最基本的診療技能。1948年,他開始獨立應診。此後數年,他白天看病,晚上看書,研究中醫經典著作,閱覽歷代醫籍,學習現代醫學,常常深夜才睡,雞鳴即起。
1949年,張燦玾參加了區醫藥聯合會。1952年春,他奉調參加縣防疫隊,承擔反細菌戰任務,時值俚島區峨石山村麻疹流行,縣防疫隊派張燦玾等兩人前往救治。經調查,全村約百名兒童患麻疹,兩人經過一段時間的針對性治療,患者無一例死亡。
張燦玾臨證系繼承祖業,不分內、外、婦、兒,皆能應診。他認為中醫治病重在辨證論治,無論內外婦兒,醫理貫通,治病用藥,貴在立法,而法的確立來自辨證,理法方藥得宜,則藥到病除。因此,「中醫大夫最好是全科醫生,各科是一個整體,要用中醫整體觀去辨證。」
曾有一患者皮膚瘙癢難耐,找皮膚科醫生治療多日不見好轉。張燦玾為其診病時發現該患者不僅皮膚癢,還有口大渴、面紅等症狀,再結合舌苔脈象,他認為患者應屬陽明氣分之熱,遂依法而治,患者很快就好了。「這就是用內科方法治療皮膚病,中醫注重整體!」
憑借精湛醫術和高尚醫德,張燦玾很快聞名鄉里。但他仍精勤不倦,常常挑燈夜讀。
張燦玾認為,中醫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孕育成長起來的,包含了人文學在內,體現了「人與天地相應」的哲學思想。同時中醫又是應用科學,理論離不開臨床實踐。臨床醫生在診療中要注意辨證多面化、個性化,要標本兼顧,對待病人要認真、要有同情心。此外,學術可以分派,但醫生不能守派,要根據病情選方,不能拘泥。
懸壺鄉里,十年臨床,使張燦玾認識到實踐對從醫的重要意義,所以他來到大學以後,也不放棄任何應診的機會,數十年來,他治好了很少病人,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儘管後來我一直致力於中醫文獻研究,但我首先是一名醫生。文獻研究離不開臨床經驗,搞文獻既要懂醫理又要懂文理。多年的行醫經歷為我後來在文獻上的研究打下基礎。」
壯歲金陵去,歸住黃河濱
執鞭杏林下,桃李幾度春
「我給學生制定的習業訓詞是:厚德懷仁,樂群敬業,醫文並茂,理用兼優。」
1958年,山東省榮成縣衛生局選送張燦玾到山東省中醫進修學校學習,同年又派其赴南京進入江蘇省中醫學校(現為南京中醫藥大學)教學研究班學習。雖然只有1年多的時間,張燦玾十分珍惜這難得的機會,夜以繼日,刻苦學習。他還是古舊書店、舊書攤的常客,曾用節衣縮食省下的錢,買下了《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傷寒論直解》等一批古籍。
張燦玾後來每談及此事時,常說去南京學習是他醫學歷程中的一個轉折點,也是一個新的起點。這讓他對中醫學的歷史地位和現行價值的認識更明確,對中醫學四大經典學術價值的理解更深。
1959年7月,張燦玾回到山東,同年9月,調山東中醫學院(後更名為山東中醫藥大學)工作。自此,開始了他人生中的執教生涯。
自調入山東中醫學院任教以來,張燦玾嘔心瀝血,勤奮工作,培養出一批又一批中醫藥人才,可謂桃李滿天下。
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張燦玾總結出了6點治學思想:即基本功的培養和訓練是從醫的重要基礎;臨床實踐是體驗中醫理論和建立中醫信念的關鍵;集臨床、理論、文獻於一體,是加深掌握中醫學術的需要;醫文並重是中醫學的一大特色;博覽群書、兼容並蓄,是學術水平不斷提高的源頭活水;堅持繼承發揚,是立於不敗之地的指導方針。
他正是以這種思想去教育影響他的學生。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科技處處長譚奇紋是張燦玾2000年招的博士生。她進入師門後,老師對她的每一步都很關注,給她重新講解「四大經典」,讓她對中醫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新的認識。老師嚴謹的治學態度讓她記憶最深。有一次,老師為了讓她準確理解《靈樞》中的一句話,查找了漢代以前的所有關於針灸的論述供她參考。「這讓我在之後的工作中養成了一絲不苟的嚴謹作風,使我終生受益。」
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文獻研究所的李玉清1995年跟隨張燦玾讀博士。「老師在治學上追求極致,對學生要求十分嚴格。」張燦玾除了教授中醫學之外,還注重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一次他運用古人印刻知識對一冊古籍善本進行準確斷代後,讓李玉清也開始迷上了傳統文化。「畢業已經10餘年了,老師身上孜孜以求的執著精神一直激勵著我。」
多年來,張燦玾已培養博士生18名、碩士生4名。他們均成為本學科的學術帶頭人或骨幹。
架上書萬卷,窗前月一輪
龍蟲雕作事,樂道不染塵
「我這輩子離不開書,什麼時候不能看書了,就給我準備後事吧。」
張燦玾在中醫文獻研究方面成績斐然,著有中醫古籍整理、點校、研究等多部著作,並發表論文100餘篇,對《針灸甲乙經》等古籍的整理研究影響深遠。
1964年3月,張燦玾與徐國仟等受命整理研究《針灸甲乙經》。張燦玾北上天津、北京查閱古籍的各種版本及相關資料,並閱讀了大量文史哲有關著作。經過近兩年的努力,整理校釋工作完成。此後,這本《針灸甲乙經校釋》獲得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通過這次整理研究,張燦玾深切體驗到中醫古籍整理即文獻研究對繼承發揚中醫藥學術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與現實意義。
1983年,張燦玾被衛生部指定為華北山東片古籍整理學術帶頭人,先後承擔和完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課題多項,出版了《針灸甲乙經校注》、《素問吳注》、《松峰說疫》、《經穴解》、《石室秘錄》校點等10多部中醫古籍。
在整理古籍的同時,張燦玾對中醫經典醫籍進行了深入的理論研究,尤其對《黃帝內經》的成書年代、條文釋義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著成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黃帝內經文獻研究》一書。
1994年,張燦玾開始撰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