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涼補瀉與針刺八法

鄭毓琳先生(1896年-1967年)是我國現代卓越的針灸家之一。他一生秉承家學,勇於創新,成功地將氣功與中國傳統針灸針法相融合,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鄭氏針法,治療眼疾重症等療效卓著。

鄭毓琳出生於河北省安國縣北婁村。自幼跟隨其叔祖鄭雲祥學習針藥。後拜其舅父曹順德為師,又拜博野縣南白沙村霍老順為師,霍老對針灸、氣功頗有造詣,盡得其傳。1953年鄭毓琳與長子鄭魁山在北京開設中醫診所,1954年3月應華北中醫實驗所邀請為針灸醫師,同年10月至臨終一直任原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

鄭毓琳注重熱涼補瀉手法,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研究出臨證針刺八法,施針時重用左手,左手與右手互相配合,認為得氣和氣至病所是提高針刺療效的關鍵,他提倡針刺與氣功相結合,主張臨證取穴,穴少而精,治療中風半身不遂、胃脘痛、哮喘、崩漏、小兒積滯等疑難雜證療效滿意,針治眼病尤有獨到之處。

注重熱涼補瀉手法

鄭毓琳領悟《素問·針解篇》「刺實須其虛者,留針陰氣隆至,乃去針也;刺虛須其實者,陽氣隆至,針下熱乃去針也」之旨,認為針治之要,是辨清虛實,分別施以補瀉之法,無犯「虛虛實實」之戒。從實踐中,鄭毓琳總結出簡化的熱冷補瀉手法。

1.熱補手法

左手食指緊按穴,右手持針速刺或捻轉刺入穴,先淺後深,慢提緊按,務令氣至,在酸脹感覺基礎上,持針下插1~2分,然後拇指向前捻轉3~5次或9次,就有熱脹感覺,若無,依前法再做2~3次,多數患者就能出現熱脹感覺,出針後揉按穴位。如針刺過程中,患者感覺遲鈍,可令患者以鼻吸氣,口呼氣5~6次,另外也可配用震剖術,拇指向下刮針柄1分鐘,以達取熱目的。本法適用於臟腑經絡的虛、寒證。

2.涼瀉手法

左手食指緊按穴,右手持針速刺或捻轉刺入,先深後淺,緊提慢按,務令氣至,在麻脹感覺基礎上,將針向上提l~2分,然後拇指向後捻轉2~3次或6次,就有涼麻感覺,若無,依前法再做2~3次,多數患者就能出現涼麻感,出針後不揉按穴。如遇到感覺遲鈍的患者,可令其口吸氣,鼻呼氣5~6次,同時亦可配用震刮術,拇指向上刮針柄1分鐘。本法適用於臟腑經絡的實證、熱證。

總結運用針刺八法

鄭毓琳根據《針灸大成》載「赤鳳迎源」、「青龍擺尾」、「蒼龜探穴」、「白虎搖頭」、「龍虎交戰」等按動物形象描述的補瀉手法,結合臨床,不斷揣摩,不斷實踐,總結出了八種臨床針刺補瀉手法,即二龍戲珠、喜鵲登梅、老驢拉磨、金鉤釣魚、白蛇吐信、怪蟒翻身、金雞啄米、鼠爪刺法八種手法。

1.二龍戲珠

系指施針時操作手法似耍龍燈時二龍戲珠一樣動作,故名二龍戲珠。操作方法:施針時使針刺感覺分兩條線傳導,包圍眼珠為目的。如針刺太陽穴時,左手食指緊按穴,右手持針速針或捻轉進入穴,針到一定深度,得氣後,針尖先向上眼瞼的方向提插或捻轉,使熱脹或涼脹的感覺傳到上眼瞼,至目內眥處,再使針尖向下眼瞼的方向提插或捻轉,使熱脹或涼脹感覺傳到下眼瞼,至目內眥處,包圍起眼珠。此法用於針太陽穴治療一切眼病。虛證用熱補法;實證用涼瀉法。

2.喜鵲登梅

系指施針時操作手法似喜鵲在梅樹枝上歌舞,頭尾上下活動一樣動作,故名喜鵲登梅。操作方法:施針時用推墊的手法。如針攢竹穴,右手食指緊按穴,右手持針速刺或捻轉進入穴,得氣後,右手拇指持針柄,中指推墊針體,使針柄、針體和針尖上下的擺動,補法擺動9次;瀉法擺動6次,似喜鵲登梅歌舞,使熱脹或涼脹感覺接連不斷地傳入眼內。此法治療眼病針攢竹、魚腰、絲竹空穴等;針耳門穴治療耳鳴、耳聾;針下關穴治療牙痛等。虛證用熱補法,實證用涼瀉法。

3.老驢拉磨

系指施針時操作手法似老驢拉磨一樣的動作,故名老驢拉磨。操作方法:施針時用推盤手法(與古法盤針術相似)。如針頭維穴時,左手食指緊按穴,右手持針速刺或捻轉進入穴,得氣後,將針提到皮下,似推磨一樣的推轉針體,可連續推轉幾次。熱補法推轉9次,推轉的角度小;涼瀉法推轉6次,推轉的角度大。此法針頭維穴治療頭痛,針期門穴治療肝氣鬱滯,針章門穴治療痞塊。虛證用熱補法,實證用涼瀉法。

4.金鉤釣魚

系指施針的操作方法似游魚吞餌,與魚鉤上提的動作一樣,故名金鉤釣魚。操作方法:施針時行小提抖術。如針膻中穴,得氣後,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針柄向前捻轉多些,即得滯針現象,此似游魚上鉤吃食一樣;右手持針柄,提著滯針的肌膚微微的拉抖幾次。補法連拉9次,瀉法連拉6次。此法針陽白、頰車、太陽治療口眼?斜,針膻中、中庭治療肝郁氣滯、胸痺。

5.白蛇吐信

系指施針時操作手法似白蛇吐信一樣,用兩枚針齊刺入穴位中,故名白蛇吐信。操作方法:施針時用兩枚針齊刺。如針曲池穴時,左手食指緊按定。右手持兩枚針速齊刺捻轉進入穴,得氣後,行提插術,似白蛇吐信似一伸一縮。二枚針同時上下提插。補法行慢提緊插9次,瀉法行緊提慢插6次。此法治療中風半身不遂、痺證、四肢麻木等症,針肩腢、曲池、陽陵泉、足三里、三陰交、大椎、脾俞、腎俞、關元等穴。虛證用補法,實證用瀉法。

6.怪蟒翻身

系指施針時操作手法似怪蟒翻身回頭的動作,故名怪蟒翻身。操作方法:施針時行搬轉術的操作方法。如針肝俞穴時,左手食指緊按穴,右手持針速針或捻轉進入穴,先令氣至,有了麻、脹等感覺時,右手拇,中、食三指持針柄,由下向上搬轉針柄,使針體呈半圈形角度,由左向右捻轉,似怪蟒回頭翻身樣,行涼瀉手法。此法針肝俞、胃俞治療肝胃不和。

7.金雞啄米

系指施針時的操作手法似小雞啄米樣動作。故名金雞啄米。操作方法:施針時行小提插術。如針曲池穴時,左手食指緊按穴,右手持針速刺或捻轉進入穴,為了催經氣速至,行小提插術,尋找感覺,似小雞啄米樣,雞頭上下動作。此法針曲池、合谷、足三里、陽陵泉治療小兒麻痺;針中脘、關元、氣海治療小兒遺尿症。

8.鼠爪刺法

系指施針術後,皮膚表面留下似小鼠爪印的痕跡,故名鼠爪刺法。操作方法:施針時用五枚、三枚或七枚普通毫針,長1寸或1寸5分。將針柄纏在一起或術者右手拇、中、食指持拿五枚或七枚針進行點刺,或直接刺在肌膚的穴位上,或刺在病灶部位,刺後皮膚表面留下5或7個針印,似小鼠爪印一樣。此法常用於治療小兒疾病,如食積、乳積和疳積等,針大椎、肝俞、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三陰交等穴。

針刺與氣功相結合

鄭毓琳認為,氣功的關鍵是調心守神,以增強真氣,而針刺之要是「手如握虎,遠近若一,如臨深淵,神無營於眾物」;練功者意守於機體某一部位,引丹田之氣聚於此處,以刺激、調動機體內在的抗病機能,調整陰陽。氣功師發放外氣治病,亦是以醫者之氣補病者之氣的不足或調整其紊亂之氣,使失調的機體趨於平衡而祛病強身,針刺作用於俞穴上,通過經絡的調整功能(經氣),調節臟腑經絡的陰陽平衡而防病治病。

鄭毓琳非常重視氣功和針術的結合,以為練氣功是針灸師的一項基本功,強調練三關(肩、肘、腕),以利氣的通門,臨證多年悟出針刺手法的要領是意氣相隨,剛柔相濟。他在臨床施針時,調心守神,以意提丹田之氣從胸到肩、肘、腕,經醫者手指由針體到病人體內,是醫者的內氣,通過發放外氣,而發揮針刺與氣功的雙重作用,最大限度地調動起病人機體的自穩調節機能,因而取效迅宏。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