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小寬針療法

小寬針是在我國古代「九針」中的鋒針、鈹針、長針、大針等形狀、規格及大小的基礎上改革創新的一組6種不同型號的劍形鋼針。這種以小寬針針刺為主,拔罐、按摩為輔,集三種療法之長,自成一體的綜合療法,稱為「小寬針療法」。小寬針療法是根據祖國醫學絡刺(刺fin)療法的原理創造的一種將針刺、拔火罐和按摩有機結合起來以治療疾病的新療法。它具有調整陰陽、扶正祛邪、疏通經絡、調節氣血、消腫止痛的功效。且有取穴少、見效快、療效鞏固的優點。

【操作方法】

一、針具

小寬針由不銹鋼製成。針形似劍,分針尖、針身、針柄。有I一Ⅵ6種型號,長度分別為130、120、110、100、90、80mm,寬度分別為4、3.5、3、2.5、2mm,厚度分別為2.2、1.8、1.6、1.4、1.2mm。

二、操作

1.針刺步驟醫生一人針刺,助手一人傳遞敷料、拔火罐和按摩。醫生右手持針,以拇指和食指捏住針尖,控制進針深度,小指根部頂住針柄,中指和無名指扶住針體。拇食指前面露出的部分就是預定刺入的深度。針刺用腕力進針,垂直刺入,直人直出。

(1)視病情需要,調整好病人體位,選准施針部位,常規消毒穴位、鋼針。左手拇指按壓穴位,右手持針,猛刺速拔。

(2)視針刺部位,選擇適宜型號的玻璃火罐行閃火法扣之,每穴扣罐2分鐘左右即可起罐,出血量約為2~5ml。

(3)起罐後,用消毒紗布塊壓在穴位上進行按摩,先輕後重,先慢後快。往複數分鐘停止。

(4)穴位用碘酊棉球消毒,貼以l×2cm的膠布,並囑患者於24小時後將膠布取下。

2.針刺手法常用手法有四種,根據疾病性質和針刺穴(部)位選擇應用。

(1)速刺法;是垂直刺人,不捻轉,不留針,猛刺速拔的一種方法。主要適用於軀幹、腰背、四肢等處的常用穴位,是小寬針廣泛使用的基本手法,與古代五針法的刺法有相似之處。

(2)點刺法:是輕點扣迅速出針的方法。一般在進針較淺,且又不宜拔火罐的部位應用。如針刺前頂、百會、四神聰、四縫、八邪、十宣等穴位時採用這種手法。

(3)劃割法:是速刺進針後,針尖在一定範圍內划動的手法。划動度約為1.5cra左右。主要適用於治療局限性突起物和增生性病症。常在針刺腱鞘囊腫、肱骨外上踝炎、跟骨骨刺時應用。

(4)兩步進針法:主要適用於肌肉組織豐滿、進針較深的穴(部)位。第一步持針右手速刺進針至l寸左右,第二步按壓穴位的左手迅速變換,以拇指、食指和中指輕柔地對捏住穴位兩側的肌肉皮膚,連續地一提一鬆,一收一放,同時緩慢進針,達預定深度後出針。常在針刺蠕上、環跳、委中等穴位時應用。

【主治病症】

一、偏頭痛、頸椎病、肩關節周圍炎、腰椎骨質增生、坐骨神經痛

1.用點刺法或速刺法偏頭痛取百會、前頂、太陽;頸、肩痛取大椎、天宗、肩齲、臂蠕。

2.用兩步進針法 腰腿痛取大腸俞、秩邊、環跳、委中、承山。

二、肱骨外上髁炎、腱鞘囊腫、跟骨骨刺用劃割法。取病變部位。

三、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腦梗塞、腦血栓形成用點刺法、速束4法或兩步進針法。急性期取背部穴;恢復期上肢取肩井、天宗,下肢取環跳、委中、承山;面癱取太陽、地倉、迎香、頰車。

【注意事項】

1.嚴格消毒針具及穴部皮膚。

2.根據病情和針刺穴位適當選不同型號的針具。病重進針深,可選1、2號針;一般應用3、4號針,主要用於腰背、頭面、四肢穴位;5號針常用於成人四肢末梢及小兒腰背、軀幹穴位;6號針主要用於小兒頭面部及四肢末梢穴位。

3.一般間隔7~10天針刺1次,3次為1療程,休息觀察1個月,如仍有症狀者,可行第2療程治療。針治面癱應5天l一次,連針5次為1療。使用劃割法,應間隔20天方可行第2次治療。

4.取穴要避開大血管和神經,且不可橫刺或斜刺,應沿主要神經、血管行走方向進針。避免誤傷神經、血管。

5.有出血傾向及嚴重心臟病患者禁刺,孕婦及年老體弱者慎刺。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