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中華民族的象徵。上古的時候,黃帝率領他的部落統一了全國,中華文明從此發源,黃帝也成為中華民族的遠祖。黃帝不僅長於征戰,而且頗懂醫術,在閒暇的時候,經常與岐伯、雷公等臣子討論醫學問題,傳說《黃帝內經》為黃帝所著。
《黃帝內經》簡稱為《內經》,《素問》和《靈樞》是它的兩部分,其成書年代大約在戰國至西漢的五百年間。從內容上看,該書是戰國至秦漢醫家將以前歷代口耳相傳的醫學經驗進行收集整理匯聚而成的,相當於一部時間跨度很大的中醫各家學說的總匯或論文彙編。
《黃帝內經》是記載針灸經絡理論的最早經典,其中所記載的針灸內容反映的應是戰國至西漢針灸實踐和理論發展的水平。戰國時期呈現出「諸子蜂起、百家爭鳴」的局面,對針灸理論的形成極具影響力。另外,西漢時陰陽理論、「天人相應」等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逐漸成熟,並深深滲透到經絡學說形成過程中,影響著經脈數量的多少,也指導著經絡理論的構建。這些因素在《靈樞》、《素問》所記載的針灸內容上都留下了很明顯的歷史時代印跡。
《內經》中關於疾病的治療,使用的藥方僅十三首,絕大部分採用針灸治療。不僅如此,《內經》特別是《靈樞》,大部分篇幅被用來闡述經絡、腧穴、刺灸、針灸治療等內容。《靈樞》第一篇《九針十二原》開宗明義「先立針經」,《素問·寶命全形論》亦強調:「法往古者,先立針經」。由此可以推測,這是針灸發展史上一段比較輝煌的歷史,說明在秦漢以前的醫療活動中,針灸醫學曾經佔有非常顯赫的地位。
總體看來,《內經》中有關針灸學的內容可以分類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1)《內經》中對經絡理論作了全面的闡述。據其記載,十二經脈之氣血相互接續,聯絡四肢百骸,形體諸竅,首尾相貫,如環無端,使人身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同時闡述了宏觀的「天人相應」思想,體現了人體與自然統一的更高層次上的整體觀。另外,《靈樞》對經絡系統中的經脈、絡脈、經別、經筋的命名結合了手足、陰陽、臟腑三大要素,並且闡述了十二經脈的循行分佈規律,流注順序及表裡關係,十二經別、經筋、皮部循行分佈,還有諸多關於「根結」、「標本」、「氣街」、「四海」的論述。
(2)《內經》對於腧穴理論的發展也有貢獻,先是體現在腧穴數量的增加,所載穴名有160個左右。另外,還闡述了兩個重要的腧穴理論,即:特定穴的理論和骨度分寸理論。分別記載有五輸穴、原穴、絡穴、背俞穴、募穴、下合穴等特定穴的定義和部分相應的具體腧穴。《靈樞·骨度》記載了人體各部的骨度分寸,這是現存最早記載骨度分寸的專篇,後世常用的骨度分寸法即由此為基礎而發展、修改、補充的。
(3)《內經》對於刺灸理論與治療也有比較系統的論述,且詳於針而略於灸。其內容從針法的原則和方法、配穴方法、針刺工具、針刺前的準備、進針、留針、出針到針刺方向、淺深、補瀉、禁忌、注意事項等都有論述,成為後世醫家的臨證指導。針灸治療疾病的種類也已經涉及寒熱證、熱證、瘧病、痺證、痿證、腹脹、飧洩等30多種病證。
可見,《內經》不僅是奠定中醫理論基礎的最早經典,也是針灸理論形成的標誌。它對戰國至秦漢時期的針灸醫療經驗進行了一個較為全面、系統的總結,為後世針灸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些理論原則和方法至今依然指導著人們的針灸醫療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地被驗證並發展,展示著其強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