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竹齋(1886—1960),中醫內科和針灸學家。自學成才,學識淵博。在學術上,尊古不泥,勇於探索,主張中西醫團結合作。20世紀30年代他先後任陝西紅十字會附設女子職業學校校長、河南國民二軍胡景翼部醫官、陝西省天文館館長、陝西省國學講習館副館長等。他「壯歲雖有志學問」,但「迫於生計,作工養親」,直到「四旬以後克專心致力學業」,撰寫了《傷寒雜病論集注》(1923)、《針灸經穴圖考》(1924)、《醫聖張仲景傳》(1924)等醫著,還寫了《五紀衍義》、《佛學考辨》、《修歷芻言》等著作。1929年他對南京國民政府歧視並妄圖消滅中醫的倒行逆施深惡痛絕,積極參加抗爭工作。在全國中醫藥界一致抗議的壓力下,南京國民政府不得不取消其廢止中醫的決定,並成立了中央國醫館。1933年他被聘為中央國醫館理事兼編審委員,參加了統一病名等審查工作。1937年他被聘任為衛生署中醫委員會委員。1935—1937年在中央國醫館和衛生署中醫委員會的幾次會議上,黃竹齋先後提出發展中醫教育事業等深有見地的議案。這些提案當時雖未能實現,但卻反映了他主張突出中醫特色,吸取現代科學成就,主張中西醫團結合作等學術思想。
黃竹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