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與《脈經》

【生平】

王叔和,名熙,晉朝高平(今山西高平縣)人,一說今山東省鄒縣人。據《針灸甲乙經》序稱王叔和是「近代太醫令」,表明王叔和與皇庸謐生活年代相當靠近;而皇甫謐是生活在魏、西晉兩個時代的人物,王叔和也極有可能是生活在魏和西晉兩個時期,惜正史未能為王叔和立傳,其他文獻亦無具體資料可考,致使王叔和的生卒年代無法確定。一說是三國時期魏人,一說是晉人,但多數文獻記載其為西晉名醫,是大致可信的。

【佚事】

王叔和學識淵博,為人誠實,性格沉靜。他潛心研究醫學,洞識養身之道,精於切脈診病,並做到了當時的太醫令(太醫令相當於今天的最高級醫院的院長)。他平生雅好著述,在中醫學發展史上,主要做出了兩大重要貢獻,一是整理了《傷寒論》,一是著述了《脈經》。

在王叔和生活的時期,因為經過連年的戰爭,許多書簡都散落佚失或殘缺不全了,即使是幾十年前才完成的《傷寒雜病論》也遭到同樣的命運。作為太醫令的王叔和深知這部醫學醫著的偉大價值,便廣泛搜集仲景舊論,到各地尋找該書的原本。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天,終於成功地得到了全本《傷寒雜病論》。他加以整理和修復,並將其論述傷寒部分定名為《傷寒論》,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傷寒論》。經過王叔和的整理,才使得《傷寒雜病論》能夠流傳至今,功大莫過於此。

第二大貢獻,就是王叔和著成了《脈經》,這是繼《難經》之後的第一部脈學專著。在此書中,王叔和將古時的三部九候診脈法歸納整理又大膽創新,改作了「獨取寸口」的寸口脈診斷法。他將脈象分為24種,並與「平脈」(正常人的脈象)做了比較和區別,對於每種脈在醫生手指下的特點,代表病證等等,都描述得十分貼切,語言生動準確,非常實用。這一脈診方法的重大改革至今仍然沿用,幾千年來,屢試不爽,實實在在地是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這一重大貢獻是大膽識與大學問的結晶。

王叔和整理千古奇書《傷寒論》,著述傳世佳作《脈經》,在中醫學的發展史上,可謂豐功偉績。在對中醫學的學習和實踐過程中,先要遵古、博古、習古以繼承前學,才能知新、用新、創新以發揚醫理,這才是學習中醫學,宏揚中醫事業的正道。


【學術成就】

王叔和不但是一位精通脈學的醫家,也是一位相當重視針灸學的著名醫家,對針灸學的發展作出了相當大的貢獻。《脈經》雖以論脈學著稱,但其中也有較多篇幅用來闡述針灸學的內容。書中對經絡病候、腧穴理論、辨證分型、刺灸方法等均有所涉及,補充了針灸學的部分理論,對針灸學的發展有較好的促進作用,現將《脈經》對針灸學的貢獻歸納如下:

(1)倡導針灸務先切脈。王氏認為:在進行針灸治療以前,必須進行診斷,而診斷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切脈。《脈經》中的診療特點是將切脈與臟腑經絡辨證密切結合等,以脈象為先導,然後論述證候或症狀,最後決定針灸治則及方法。

(2)臨證時主張針、灸、藥結合。王叔和的《脈經》中,常可見針刺、艾灸、方藥綜合治療的論述,可以看出王氏對針刺、艾灸、方藥三者無偏頗。

(3)補充了俞募穴理論。《內經》、《難經》中已經出現了「俞」、「募」穴的名稱。但《內經》中只有五臟背俞穴的名稱和位置,對於六腑之背俞穴僅提出「六府之俞各穴」,並未列出穴名和位置;《難經》中也僅僅提到了「五臟募在陰而俞在陽」。《脈經》中則明確了五臟六腑中的十個募穴和十個俞穴的名稱及有關定位,大大豐富了俞募穴的內容,使俞募穴理論向系統化和條理化的方向發展,距六髒六腑十二俞募穴的完整理論已經近在咫尺。

(4)發揮了五輸穴與俞募穴的協同作用。《脈經》在運用針灸治療疾病時,倡導五輸穴與俞募穴配合使用,以發揮五輸穴與俞募穴的協同治療作用。如在《脈經》卷六,王氏將五輸穴與俞募穴配合使用治療神志病,確實是一種較為鮮見的獨特方法,拓寬了配穴思路。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