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脈時,診者首先要熟知正常脈象,才能進一步辨別異常脈象。並且,在診視疾病時,不僅要辨病因、病位、病機,而且還必須瞭解患者正氣的盛衰進退,以判斷疾病的預後。健康人的正常脈象,以及患者脈中正氣的反映,就是胃氣、神氣、根氣。這種切脈首先要審察正氣的方法,為歷代醫家所推祟,將其列為診脈要領之首。如程鍾齡日:「脈有要訣,胃神根三字面已。」
1、胃。中醫學認為: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胃氣旺盛,則脈道充盈,人體齊充滿生執。《黃帝內經》日:「有胃則生,無胃則死。」可見胃氣對人體生命活動的正常存在,有決定性的作用。綜合歷代的有關論述,脈有胃氣必須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脈來從容和緩:許多醫家據《黃帝內經》的「谷氣來,徐而和」而認為,脈來和緩就是有胃氣。如劉河間日:「緩為胃脈。」周學霆亦日:「緩即為有胃氣」等。並且,根據各自的經驗,對緩字作了進一步的說明。如李中梓解釋道:「胃氣脈者,緩而和勻,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意思欣欣,悠悠揚揚,難以名狀者。」從這裡可以看到,緩絕非是一息四至的含義。費伯雄對李中梓這段論述非常推崇,他指出:「緩者,從容和緩,所謂胃氣也。悠悠揚揚,意思欣欣,此八字最能傳緩字之神。」其他,如石壽棠解為:「和柔輕緩,勻淨分明」;滑伯仁解為:「寬縱」等等,都從不同的側面說明了從容和緩的狀態。
另外,緩不僅是胃氣的象徵,而且也是辨別其它脈象的標準。如《三指禪》日:「將緩字口誦之,心維之,手摩之,反覆詳玩,久久緩歸指上,以此權度諾脈,瞭如指掌」。脈應四時而動:人與天地相應,胃氣亦隨天地之間陰陽之氣的變化而變化。一般春季微弦,夏季微洪,狀季微浮,冬季微沉。胃氣的這一特點,早已為人們所注意。《素問-脈要精微論》曰:「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以春應中規,夏應中矩,秋應中衡,冬應中權……陰陽有時,與脈為期」。脈的這種對自然的適應能力,就是有胃氣的表現。凡是這一變化的太過或不及t均為疾病以及胃氣衰弱的表現。故《醫學入門》指出:「凡人得應時之脈者,無病也口」《脈理求真》亦日:「胃氣中和,旺於四季,其在春宜微弦而和,夏宜微洪而和,狀宜微浮而和,冬宜微實而和。」這種脈應四時而變的現象,一方面說明了胃氣的充沛,同時,由於弦洪浮沉,是五臟之氣應時而旺的表現,因而,另一方而又說明,胃氣是五臟之氣的綜合表現。《索問·平人氣象論》日:「所謂脈不得胃氣者,肝不弦,腎不石也。」也是針對此而言的。而張景岳可謂獨具慧眼,參透了《內經》之玄機,其日:「胃氣即人之陽氣,陽氣衰則胃氣弱,陽氣敗則胃氣敗,此即死生之大本也」。
所謂凡陽有五者,即五臟之陽也,五臟之氣必互相灌濡,故五臟之中必各兼五氣,所諾二十五陽也。是可見無往而非陽氣,亦無往而非胃氣。無胃氣,即真髒獨見,故日死。」可見,任何一髒的偏盛或偏衰,均可使胃氣受到損害,反之五臟之氣沖和,胃氣亦充沛。故丹波元簡簡潔地指出:「胃脈和平,正知臟腑之和平。」臟腑和平,則脈亦必然隨四時而動。胃氣無形:儘管前人反覆地、不厭其詳地描述胃氣的形態,然而,卻總感到,意猶未盡,難以用筆墨形容。為此,一些醫家乾脆提出:胃脈無形。凡欲得胃氣之真實形態,全在心領神會。如祝如穹曰:「其在脈中,難取形狀。診脈者,指下渾渾緩緩,尤形可擬者為平脈也。」《辨脈指南》亦日:「胃氣本不可擬,而欲擬示人,不可擬其略似耳。昔人擬以依依揚柳,又日口中吐出重氣,若渾渾緩緩,無名可擬者是也。蓋二十八脈俱為病脈,一有可擬便非胃氣。」如此論胃氣,的確更進一層,發人神思。其實,《黃帝內經》早巳指出:「胃者,平人之常氣也。」健康無病之人,脈中自有胃氣。所謂,無形可擬者,正是這平人常氣。所謂擬其略似者,正是因為緩脈與胃氣相似。所以,若以健康人論之,則不必求其形,若以病人論之,則在從容和緩之中。
總之,脈有胃氣,在健康人是隨四時而動的平脈,無形可擬。在病人則是從容和緩,至數勻齊的狀態。只要熟知此兩者,則二十八脈亦瞭如指掌。
2、神。神從廣義而論,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表現,所謂:「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具體到診脈,則脈中亦貴有神。如張景岳日:「善為脈者,貴在察神,不在察形。察形者,形干形萬不得其要,察神者,惟一惟精,獨見其真也。」可見診脈時,於脈中求神,亦是不可忽視的要領。歷來對脈中之神的認識,有如下幾種:
胃氣即神:《靈樞·平人絕谷篇》日:「故神者,水谷之精氣也。」水谷之精氣也,就是胃氣。《醫原》則曰:「有胃即是有神。」由於許多醫家都以緩字論胃氣,所以,《三指禪》則日:「緩即為有神。」而孫光裕則論之更詳,其曰:「所謂神,滋生胃氣之神也。於浮沉遲數之中有一段沖和神氣,不疾不徐,雖病無虞,以百病四時皆以胃氣為本是也。」所以,有胃氣就是脈中有神。脈有力為神:李東垣曰:「脈中有力,即有神也。」自從此說倡行以來,不少醫家皆以有力為有神,如龔廷賢、劉河間、吳山甫等等。但也有一些醫家持有異議。如《三指禪》駁之日:「豈知有力未必有神,而有神正不定在有力。」有些醫家甚至將「脈中有力」的「中」解釋為浮中沉之中。如《醫學心悟》日:「當於中候求其神氣,中候有力則有神矣。」這是說,有力是在一定條件下的有力。並不是凡有力者皆有神。其實,程氏的這段議論,已隱約透出,胃氣為神的含義了。就一般情況而論,平人不當以有力為神。對此,李東垣自己也已談到了,其日:「脈之不病,其神不言當自有也。」只是這段話為一些醫家所忽略。若在病脈之中,以有力為有禪,確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至數勻齊為有神:陳士鐸曾將有神分為三等。其中至數勻齊是首要的標誌。其曰:「按指之下,若有條理先後秩然不亂者,此有神之至也;若按指充實而有力者,有神之次也;其餘按指而微微鼓動者,亦謂有神。」所以,脈若見結促代止,三伍不調,甚至見十怪脈都屬無神。
總之,脈有神就是有胃氣,在疾病狀態下,還可以從有力無力,至數勻齊與否中辨察神之衰旺。近人時逸人曾將脈有神概括為:形體柔和,來去從容,來去如一,應指有力四端,並日:「四項同耐見之,方得謂之有神。」可謂要言不煩。
3、根。脈貴有根這一思想,在《難經》時期就已明確地提示了。其曰:「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困無能為害,夫脈之有根,猶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故脈之有根與否,是腎中元氣盛衰的重要標誌。後世認為:脈根有二,一為尺部,二為沉候。如《醫宗必讀》日:「兩尺為腎部,沉候之六脈皆腎也。然兩尺之無根與沉取之無根,總之,腎水絕也。」另外,也有一些醫家認為男女之根脈應有區別,如《醫學人門》謂:「男子以右尺為根,女子以左尺為根。」然而不論怎樣區別,仍然是以尺脈為根。
需要指出,臨床經常可見,尺脈欲絕之患者,並非根本之敗,而僅僅是腎氣衰弱,或者邪氣為之阻遏等證。近人張琪曾明確指出:「如下焦邪實壅阻之症,多尺脈不見,不能驟然認為無根,迨邪氣去則脈自出。在婦科中,亦有寒氣內結胞官,而尺部無脈者,寒濕得濕化則脈自出。」
因此,脈根與胃氣相比,遠不如胃氣更重要。《醫學準繩六要》即歌臼:「尺中弱甚似無根,脾胃與今脈尚存,大髒色黃猶進食,斯人終不赴幽冥」。當然,若沉候全無,舉之浮大在久病重病之人,絕非吉兆,多是正氣衰竭的表現。可見,脈根之有無,在脈診之中仍有重要的意義。
總之,脈貴有胃神根,這三者密不可分,並且以胃氣為統帥,胃氣存則神與根自然存在,無論脈象怎樣變化,只要見到從容和緩,勻齊有力,就是有胃神根。所以,不少醫家從實踐經驗出發,將三者混同而論。如《三指禪》以一緩字統之;《醫原》則以圓字統之,其日:「此一圓字,又得胃神根之神髓矣。」緩字已釋之於前。然何為圓?《醫原》日:「圓則氣血通調、精神貫注。」高士宗則與緩連稱其日:「圓緩者,脈來應指,至數勻調。「可以說:識得圓緩二字,即得診家之要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