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脈診基礎介紹

由於小兒的生理與成人不同,所以歷代醫家對於小兒脈診法的認識頗不一致。如小兒診脈年齡,小兒診脈時的指法佈局,小兒脈息至數等等,各持已見,明·張介賓《景岳全書》日:「凡診小兒,既其言語不通,尤當以脈為主,而參以形色、聲音則萬無一失。」足見小兒脈診法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年齡與至數

小兒的年齡與脈搏的至數有直接的關係,故持脈之道,必先明小兒年齡的分期。

1、年齡的分期小兒年齡的分期,唐·孫思邈《千金要方》以十六歲以內為少,六歲以下為小;宋·無名氏所撰《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則以為「當以十四歲以下為小兒治」,顯然過於簡單而不合實用,殆至明·龔廷賢《壽世保元》才做了較細緻的劃分,成為後世兒科脈診的依據,其以「半周至二歲內為嬰兒,三、四歲為孩兒,五、六歲為小兒,七,八歲為齠齡,九歲為童子,十歲為稚子。」這種分法,未免又失於過細、從脈診學的角度上考慮,結合小兒各個不同年齡時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一般將小兒年齡分期為:

初生兒期(出生後一個月內):此期初離母體,對外界環境開始接觸,一旦染患,其診斷手段,多依虎口三美法和望聞及間接問診法為主。

乳兒期(一週歲以內):這是小兒生長發育最為迅速的時期,但因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抗病能力較弱,易於染疾。其脈診方法與初生兒基本相同。

幼兒期(由一週歲開始至七週歲):這是小兒繼續生長發育的時期,各種生理功能.日趨成熟,一旦患病,元·滑伯仁《診家樞要》主張:「小兒三歲以下,看虎口三關紋色。」不言而喻,則三歲以上當從切脈。然明人李仲梓《診家正眼》認為:「五歲以上,以一指取寸關尺三部為主。」後世多從滑氏學說。

學童期(由七週歲開始至十四週歲):此期仍屬發育成長階段,抗病能力增強,其生理特點和所患疾病已逐漸與成人接近,此後開始性的發育而轉人少年期。一旦染患,其脈診法與成年人相同。

2、年齡與脈搏至數小兒年齡與脈搏至數的關係,古人多圓圈而言之,晉·王叔和《脈經》認為:「小兒脈息八至者平,九至者傷,十至者困。」明·李仲梓《診家正眼》則以為:「六至為和平,七八至為熱,四五至為寒。」元·滑伯仁《診家樞要》以為:「常以六七至為率,添則為熱,減則為寒。」之所以造成如此之分歧,是與小几年齡分期不同有關。小兒脈搏較速,二、三歲的小兒,一般按成年人一次呼吸定息,其脈來六次為常脈,超過六次則為數,不足六次則為遲。年齡漸增,則脈搏次數相應減少,一般以如下為率:

初生兒:120~140次(以每分鐘計,合成人每次呼吸7—8至)。

一歲:110—120次(以每分鐘計,合成人每次呼吸6—7至)。

四歲:10次(以每分鐘計,合成人每次呼吸6至)。

八歲:90次(以每分鐘計,合成人每次呼吸5至)。

十四歲:75~80次(以每分鐘計,合成人每次呼吸4—5至)。

但要注意,小兒脈搏的次數,每因哺乳、啼哭、走動等而激增,故以睡眠及安靜時診察最為準確。脈搏次數,固屬脈診之一,但無容忽視的是,至數僅是「脈象」中的一部分,故應密切聯繫脈「像」。

切睬方法與脈象

小兒的切診診斷方法,基本上與成年人內科診法相同,也是根據四診、八綱、臟腑、經絡來進行辨證分析的。但由於小兒有其生理、病理的特殊性,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對於病情症侯的反應、具有特有的象徵,故診法的運用與成人又不盡相同,且嬰兒不會言語,既或孩童雖會言語,亦往往不能正確地訴說病情,故古人把小兒科稱之謂「啞科」。又因小兒寸口部位短小,不能容三指以候寸、關、尺三部,故在切脈方法上,採取「一指定三關」法。小兒脈搏次數,每因哺乳、啼哭、走動等而激增,故以睡眠及安靜時診察最為準確。

此外,小兒脈搏較速,三歲以內,每息六至、七至為平脈,隨年齡遞增,脈搏次數相對減少。小兒脈象,主要以浮、沉、遲、數、弦、滑、細、促等八種常見脈象為主。清·周學海《脈義簡摩》日:「小兒之脈,其主病與大人同,但部位甚狹,難於分辨,然小兒病因無多,脈象當無多變,正不必多立名色以自炫奇。」其主病如數熱遲寒,浮表沉裡等,亦基本與成人一致。如周學海《脈義簡摩》:「諸教脈為熱,屬腑。諸遲脈為冷,屬髒。陽數脈主吐逆,不吐必發熱。陰微脈主洩瀉,不瀉必盜汗。沉數脈,寒熱,寒多熱少,亦主骨蒸,緊數脈,寒熱,熱多寒少,又主骨蒸,急則驚痾。沉緊脈,心腹痛,短數同,亦主咳嗽(咳嗽脈忌沉緊)。沉細脈,乳食不化,亦主腹痛下利。

沉伏脈,為積聚,亦為霍亂。微緩脈,乳不化,洩瀉,沉緩亦同。微澀脈,瘛瘲,筋攣。微急脈,寒熱,吐血。浮滑脈,宿食不消,亦主咳嗽。浮緊脈,疳氣耳聾。浮弦脈,頭疼身熱。緊滑脈,吐逆噁心。心脈急數,驚痾,不癇者疳麻。肝脈急甚,癲癇、風癇,痰涎流液。肺脈浮實,鼻塞,二便不通。關脈緊滑,主蛔蟲,尺脈沉,亦主蛔。尺脈微細,溏洩冷利,乳食不化。尺脈微澀,便血,無血者,必盜汗。脈過寸口人魚際,主遺尿。」關於脈證順逆,《脈義簡摩》說:「驚搐脈浮數順,沉細逆,身溫順,肢冷逆。夜啼,脈微小順,洪大逆,身冷逆。心腹痛,脈沉細順,浮大逆,身溫順,肢冷逆。傷寒,脈洪弦順,沉細逆,浮大順,微伏逆。汗後,脈沉細順,洪緊逆,困睡順,狂躁逆。溫病,脈洪大順,沉細逆,身熱順,腹痛逆。咳嗽,脈浮滑順,沉細逆,身溫順,肢冷逆。霍亂脈浮洪順,遲微逆,身溫順,肢冷逆(前言沉伏主霍亂,是初發時也)。吐硯,脈浮大順,沉細逆,身溫順,肢冷逆。洩瀉脈,緩小順,浮大逆,身溫順,肢冷逆。諸痢,脈沉細順,浮大逆。身溫順,肢冷逆。(身大熱者亦逆)諸渴,脈洪數順,微細逆。身溫順,肢冷逆。諸腫,脈浮大順,沉細逆,髒實順,腸洩逆。腹脹,脈浮大順,虛小逆,髒實順,腸洩逆。痰喘,脈滑大順,沉細逆,身溫順,肢冷逆。寒熱,脈緊數順,沉細逆,倦怠順,強直逆。疳勞,脈緊數順,沉細逆,髒實順,脾洩逆。蟲痛,脈緊滑順,浮大逆,身溫順,唇青逆(《金腹》腹痛,脈沉弦。若洪大為蛔)。黃疸,脈浮大順,沉細逆,腹寬順,洩瀉逆。火癉,脈浮洪順,沉細逆,身溫順,身冷逆。(消渴也)諸失血,脈沉細順,浮數逆,身溫順,發熱逆。中惡腹脹,脈緊細順,浮大逆,身熱順,身冷逆。」綜合前人之說,切診實際臨床應用,足資學習和參考。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