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以前的醫德發展概況

中華民族源淵流長,中國人民在同傷病鬥爭的實踐中,創造了獨特的民族醫學,同時也形成了自己的醫德。古代中國的「醫生道德學」,是以個體醫業為主體的醫患關係為重點的職業道德,如職業戒條等。我國古代醫德學形成於春秋末期,約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

古代醫德是我國勞動人民在漫長的生產實踐以及同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在人類早期的原始社會中,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那時人類構木為巢或穴居野外,過著採集和狩獵生活。他們在生產勞動和集體出獵時,難免受到損傷。在採集野果野菜時,可能食用一些有毒植物,引起中毒甚至死亡。隨著疾病的出現,治療疾病的方法和經驗也就產生,人們本能地按摩、包紮、止血、擠壓膿液、蔭蔽降溫等。為防止中毒和治療疾病,人們對採取的各種野果、野菜等進行無數次地嘗試、檢驗,逐漸積累了一些藥物知識。《帝王世紀》記載「伏羲氏……畫八卦……乃嘗味百藥而針九針,以拯夭枉焉」;《淮南子·修務訓》中記載:「神農氏……嘗百草之滋昧,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在這些粗淺的防病治病的方法中,就已蘊藏著樸素的「仁愛救人」的醫德思想,已初步認識醫學的目的是為了「以拯夭枉」、「令民知所避就」,即醫學的目的是為了拯救人命,為了使人了解藥物對人的利弊。

奴隸社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出現,專門從事醫療工作的醫生已分為食醫、疾醫、瘍醫、獸醫四種。醫學有了較細的分工,並建立了一套醫政組織和醫療考核制度。古籍中說:「歲終稽其醫事,以制其食,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為下。」意謂良醫享有「十全為上」的榮譽和俸祿,而對「十失四為下」者應給最低等的待遇。這種對醫生的考核不僅是技術的考核,而且還包括思想道德、作風、態度等,它促進了醫學科學的發展和醫德水平的提高。

戰國末期,隨著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為文化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這時產生了我國第一部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它是在西周之後,秦漢之前,經過許多醫家的共同勞動創造出來的。這部醫學典籍的內容包括《素問》、《靈樞》兩部,共18卷,162篇。它以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醫德觀為指導,從整體觀念出發,闡述了有關病理、診斷、防疫、治療等醫學問題。與之相適應的,在本著作的「素問·陰陽應像大論」,「素問·疏五過論」,「素問·征四失論」,「靈樞·師傳篇」等篇章中,載有醫德方面的專論。如《靈樞·師傳篇》專門論述了醫生的責任和良心;《疏五過篇》將五種行醫過失列舉了出來,並指出了醫生必須具備四方面的醫德;《素向·征四失篇》專門論述了醫生在臨床診療中易犯的四種失誤,以戒示醫生。這幾篇關於醫德的專論,成為後世醫生的必修課。《黃帝內經》成書時間長達400多年,它總結了西漢以前的醫學倫理思想與實踐經驗,不但確立了我國古代醫學理論體系的雛形,而且標誌著我國傳統醫德的初步形成。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