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玄的專心致志

好學多才的鄭玄

鄭玄(公元127~22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屬山東)人,東漢末年著名經學家。曾入太學學今文「易」和公羊學,又從張恭祖學《古文尚書》、《周禮》、《左傳》等,最後從馬融學古文經。鄭玄學成之後,回歸故里,聚眾講學,弟子達數千人。後因黨錮事被禁,潛心著述,遍著群經,成為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史書上稱為「鄭學」。今通行本的《十三經註疏》中《毛詩》、《尚書》注,即採用鄭注。

鄭玄的好學多才,在《三國演義》中也有記載。書上說,鄭玄受業於馬融。馬融給學生們講學,必設絳帳,前面坐著學生,後面有一群聲妓,侍女環列左右。在這樣的環境下,鄭玄聽講三年,目不斜視,馬融感到十分驚奇。待他們學成而歸的時候,馬融歎曰:「得我學之秘者,惟鄭玄一人耳。」可見鄭玄在同學們中間是出類拔萃的。

劉備在年輕的時候,曾拜鄭玄為師。在漢桓帝時,鄭玄曾入朝為官,官至尚書。見「十常侍」作亂,棄官歸田,隱居徐州。劉備襲殺車胄,重占徐州之後,時常登門請教。曹操進攻徐州,劉備又請其作書求救於袁紹,鄭玄慨然依允,袁紹果然發兵援助劉備。由此可知,鄭玄是一個很有影響的人物。

正因為他的專心致志,才學有成就,成為著名的經學家;在那「學而優則仕」的時代,也才能夠「官至尚書」。

從心理學看專心致志

專心致志,在心理學上就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所謂注意的指向,就是指在每一瞬間,把我們的心理活動有選擇地指向於一定對象,而同時離開其餘對象。鄭玄在上學的時候,專注於馬融老師的講課,而離開聲妓和侍女, 對這些女子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文學家用「聚精會神」、「專心致志」、「全神貫注」、「屏氣凝神」等詞語,來描寫和刻畫人在注意時的表情和狀態。優秀的教育家總是根據注意的規律和特點,來組織教學與培養人才。

由於注意力的集中,我們就能夠對某一事物進行全面的審查和探究,從而保證我們能更鮮明、完善和深刻地認識這一事物。

注意本身不是一個獨立的心理過程,它是伴隨著心理過程而存在的心理現象,它是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等心理過程的一種共同特性。注意是心理過程的開端,並且總是伴隨著各種心理過程的。任何心理過程的開端,總是表現為我們的注意指向於這一心理過程所反映的事物。注意又貫穿於整個心理活動的始終。

注意在學習活動中具有重大的作用,它是掌握知識的必要條件。學生成績的低落,經常和上課時不夠注意有關。只有集中注意力,才能保證人們感知的形象清晰而完整,記憶效果良好,思考問題得以解決,從而提高學習質量。

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學者和發明家,在他們身上都具備一種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優良品質。大科學家牛頓,由於注意力高度集中於自己的研究工作上,以致忘記了他曾請客人來吃飯一事。到了吃飯時間,客人在飯廳內等他,久等不見,客人只好自己先進餐,飯後便走了。等到牛頓想要吃飯時,一見餐廳的桌子上放著啃過的雞骨頭,他忽然頓悟地對自己說:「我已吃過飯了」,然後轉身又回到書房去了。

從客觀講,變化著的刺激物和活動的刺激物容易引起注意。如光線、聲音的加強或減弱,以及物體的運動等,都會發生這樣的作用。教師在講課時,說話音量的大小、清晰的程度、節奏的快慢,對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具有重要意義。那種單調的、毫無表情的言語不能從外部吸引並維持注意。而語言清晰、聲調適中、抑揚頓挫、幽默風趣的講課,則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必須專心致志。專心致志還要具有抵禦各種誘惑的毅力,像鄭玄抵禦歌姬和侍女的誘惑一樣。三心二意、心猿意馬、在課堂上思想開小差,學習效果必然很差。馬融教了一批學生,為什麼「得我學之秘者,惟鄭玄一人耳!」,就是因為其他學生抵禦不了誘惑,沒有專心致志。

目前,專家提出了新的觀點:注意力就是金錢。全世界近30年所創造的知識,相當於過去5000年人類文明所創造知識的總和。在某些國家和地區,知識信息已取代資本和能源在經濟中的地位,成為最重要而又取之不盡的資源。然而,最近幾年,隨著國際互聯網及其他通訊,知識、信息「爆炸」,令人目不暇接,於是顯得有些貶值。於是,一些學者提出了全新的觀點:在信息經濟時代,知識、信息無情增長,使得人的注意力成為一種「稀缺資源」。於是,相當於工業社會的「時間就是金錢」而言,在信息社會,「注意力就是金錢」。

鄭玄學業有成,就在於他的專心致志,在於他驚人的注意力,而且三年如一日,堅持不懈。我們應該學習鄭玄的精神。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