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濕痰飲

  (一)水濕痰飲的基本概念

  水濕痰飲主要是指機體水液代謝障礙,也包括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轉化所形成的病理產物,是繼發性病因之一。這種病理產物一經形成,又作為新的致病因素作用於機體,導致臟腑功能失調而引起各種複雜的病理變化。水濕痰飲雖然都是人體水液代謝失常的產物,但四者同源異流,在性狀、致病特點、臨床表現等方面又有所區別。一般認為,濕聚為水,水停成飲,飲凝成痰。就其形質而言,稠濁者為痰,清稀者為飲,清澈澄明者為水,而濕乃是水氣瀰散於人體組織中的一種狀態,其形質不如痰、飲、水明顯。就其停留的部位而言,濕多呈瀰散狀態布散全身,易困阻脾土,一般無明顯的異形異物;水多溢於肌表,以頭面、四肢或全身水腫為特點;痰則外而皮肉筋骨,內而經絡臟腑,無處不到,致病範圍廣泛;飲多停留於腸胃、胸脅、胸膈、肌膚等臟腑組織的間隙或疏鬆部位,因其停留的部位不同而表現各異,故有痰飲、懸飲、溢飲、支飲等不同病名。

  另外,痰又有「有形之痰」和「無形之痰」之別。所謂有形之痰,系指視之可見,聞之有聲,觸之可及,有形質的痰液而言,如咳出可見之痰液,喉間可聞之痰鳴,體表可觸之瘰疬、痰核等。所謂無形之痰,系指停滯在臟腑經絡等組織中,直接視之不可見,但卻有征可察,如梅核氣、眩暈、癲狂、嘔吐、腫塊、膩苔等,臨床上主要通過分析其所表現的症狀和體征,運用辨證求因的方法加以確定。無形之痰飲的概念,拓展了痰飲作為繼發性病因的致病範圍,進一步豐富了痰飲學說的內容。水濕痰飲皆為陰邪,異名而同類,既有區別又有著密切的關係,相互間或同時並存,或相互轉化。因此許多情況下難以截然分開,故在臨床上「水濕」、「水飲」、「痰濕」、「痰飲」等常相提並論。

  (二)水濕痰飲的形成

  水濕痰飲是水液代謝障礙形成的病理產物,因此,凡對津液代謝有影響的致病因素及與津液代謝密切相關的臟腑功能失調,均可導致水濕痰飲的形成。外感六淫、疫癘之氣,內傷七情、飲食勞逸,瘀血、結石等致病因素是形成水濕痰飲的初始病因。上述因素或直接影響津液代謝,或使相關臟腑的功能失常,導致津液代謝障礙而水濕痰飲內生。例如外感六淫,或火熱煎熬,或寒邪凝滯,如《醫碥》所說:「痰本吾身之津液,……苟失其清肅而過熱,則津液受火煎熬,轉為稠濁;或失於溫而過於寒,則津液因寒積滯,漸致凝結,斯痰成矣。」或濕濁留聚,如《症因脈治》所說:「坐臥卑濕,或沖風冒雨,則濕氣襲人,內與身中之水液,交凝積聚。」或燥傷津液,如《症因脈治》說:「燥熱之氣干於肺家,為喘為咳,傷於腸胃,為痰為嗽,此外感燥邪作矣。」或因氣滯、氣虛,氣不行津而津液不布,如朱丹溪所謂:「人之氣道貴乎順,順則津液流通,決無痰飲之患。一失其宜,則氣道閉塞,停飲聚於膈上,結而成痰。」或諸種因素綜合作用,而致水濕痰飲內生,如《醫學入門》所說:「痰飲,……皆因飲水及茶酒停蓄不散耳,加外邪、生冷、七情相搏成痰。」

  肺、脾、腎、三焦等臟腑對水液代謝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功能失常是水濕痰飲形成的中心環節。肺為水之上源,主宣降,通調水道,敷布津液。若外邪犯肺,氣失宣降,津液不布,凝聚而生外感之痰飲;肺氣不足,治節無權,水濕津液失於宣化,則痰飲戀肺;或肺陰不足,虛火煎熬津液,可發為內傷燥痰,故中醫有「肺為貯痰之器」之說。脾為水之中州,主運化水濕。若外感濕邪,飲食失宜,致脾氣阻滯不運;或內傷思慮,勞倦太過耗傷脾氣,使脾虛不運,津液停聚或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輸布轉化,均可聚濕生痰。如《景岳全書》所說:「脾家之痰,則有虛有實,如濕滯太過者,脾之實也;土衰不能制水者,脾之虛也。」中醫亦稱「脾為生痰之源」。腎為主水之髒,主管水液代謝的全過程。若腎開闔不利,水液排泄失司,停聚而為水濕痰飲;或命門火衰,火不暖土,脾失溫運而濕聚痰生;或腎陰不足,虛火灼津,煎熬津液而成痰。《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239卷曰:「腎生痰多虛痰,久病多痰,……非腎水上泛為痰,即腎火沸騰為痰,此久病之痰也。」三焦為「決瀆之官」,三焦氣化失司,則水道不利而為痰。《聖濟總錄》說:「三焦調適,氣脈平勻,則能宣通水液,行入於經,化而為血,灌溉週身;若三焦氣澀,脈道閉塞,則水飲停滯,不得宣行,聚成痰飲。」此外,肝氣鬱結,氣機阻滯,氣不行水;心陽不振,行血無力,均可致濕濁聚積而成痰飲。總之,水濕痰飲的形成多由外感六淫、內傷七情或飲食勞逸失常,使肺、脾、腎、肝、三焦及膀胱等臟腑氣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謝障礙所致。

  (三)水濕痰飲的致病特點


   1.阻礙氣血運行

  水濕痰飲為有形的病理產物,一旦形成則常阻礙氣血的運行,日久可致瘀血形成,故多挾瘀為病。《張氏醫通》曰:「痰挾死血,隨氣攻注,流走刺痛。」《證治匯補》亦指出:「胃脘之血,為痰濁所滯,日積月累,漸成噎膈反胃。」均說明水濕痰飲可阻滯氣機,使氣不行血而成瘀血。若痰飲流注經絡,經脈氣血運行不暢,則可出現肢體麻木或疼痛,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等病症;痰濁阻於心脈,心脈痺阻不通,可見心前區悶痛,甚則放射至肩臂;痰結於肌肉筋骨,痰氣血交阻,則可形成癭瘤、痰核、瘰疬、陰疽、流注、梅核氣或乳房結塊等病症。故《丹溪心法》說:「凡人身上、中、下有塊者,多是痰。」

  2.影響臟腑氣機

  水濕痰飲停滯,易於阻滯氣機導致臟腑氣機升降出入失常。如痰飲停肺,使肺失宣降,出現胸悶、咳嗽、氣喘,甚則不能平臥等症;水濕痰飲困阻中焦,脾胃氣機升降失常,可見脘腹痞滿,噁心嘔吐,泛吐痰涎,腸鳴溏洩等症;痰在於肝,肝失疏洩,氣機不利,則可胸脅脹滿,乳房脹痛,甚則肝風挾痰上擾,而致眩暈、耳鳴,或突然昏僕、不省人事、痰涎壅盛等;痰在於腎,腎之氣化失司,則見腰膝痺痛,足冷,甚則水腫等症。

  3.致病廣泛,變化多端

  痰與飲相對而言,致病部位十分廣泛,內至臟腑,外至筋骨皮肉,無處不到,可影響多個臟腑組織。故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說:「痰之為物,流動不測,故其為害,上至顛頂,下至湧泉,隨氣升降,週身內外皆到,五臟六腑俱有。」同時,其病理變化多種多樣,臨床表現異常複雜。如癇病乃痰所致,平時病人無明顯症狀,一旦發作,痰濁內動,則突然昏僕,四肢抽搐,牙關緊閉,口吐白沫。又如中風痰厥,表現為口眼喎斜,舌強不語,半身不遂等。《重訂嚴氏濟生方·咳喘痰飲門》說:「其為病也,症狀非一,為喘,為咳,為嘔,為洩,為眩暈、心嘈怔忡,為愪寒熱疼痛,為腫滿攣癖,為癃閉痞隔,未有不由痰飲之所致也。」所以有「怪病多痰」、「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說。飲邪致病,或停於胸脅為懸飲,見胸脅脹滿,咳唾引痛等症;或停於胸膈為支飲,見胸悶,咳喘,不能平臥,咳吐清稀泡沫痰等症;或留於四肢為溢飲,見肌膚水腫,無汗,身體疼痛等症;或停於胃腸為狹義之痰飲,見脘腹脹痛,腸鳴瀝瀝有聲等症。水濕致病不僅病位廣泛,或壅於上焦,使肺氣痺阻,氣滯不暢;或阻於中焦,則脾胃升降失常,清濁之氣相混;或注於下焦,膀胱氣化失司,尿液排泄不利。而且因患者體質陰陽之差異或用藥之失誤,可以從寒化或從熱化。水濕從寒化,可犯心或入腎,使心腎陽氣虛衰,陰寒內盛;水濕從熱化,濕熱留於三焦,則病勢多纏綿難解,郁甚化火,更可產生一系列變證。水濕痰飲在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大體可歸納為咳、喘、悸、眩、嘔、滿、腫、重、痛等症狀。雖然痰飲病證繁多,錯綜複雜,但舌苔滑膩,為其共有特點之一。

  4.兼挾他邪為患

  痰飲為濕濁之邪,其致病常表現為病變部位的悶脹困重,麻木冷痛,寒甚熱減,或腫塊不紅不熱不痛,根腳散漫等陰證性質,故《金匱要略》提出「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但痰之致病,常由其他病因誘發,或兼挾他邪為患。除痰瘀相關外,臨床上尚有風痰、寒痰、濕痰、燥痰、熱痰、火痰、氣痰、食痰、酒痰等不同相兼病證。《醫林繩墨·痰》指出:「因於風者,則中風頭風,眩暈動搖;因於火者,則嘔吐酸苦,嘈雜怔忡;因於寒者,則噁心吞酸,嘔吐涎沫;因於濕者,則肢節重痛,不能轉移;因於七情感動而致者,則勞瘵生蟲,肌膚羸瘦;因於飲食內傷而得之者,則中氣滿悶,腹中不利,見食惡食,不食不饑。此皆痰之所致也。」

  5.蒙蔽清竅,擾亂神明

  痰飲致病,每易蒙蔽清竅,擾亂神明,出現一系列神志失常的病證。如痰濕上蒙清竅,可見頭昏頭重、眩暈、精神不振等症狀;痰迷心竅,擾亂神明,可見心悸、神昏、癡呆、癲證等病症;痰郁化火,痰火擾心,可見心煩、失眠、神昏譫語,甚則發狂等病症;肝風挾痰上擾,則發癇病;心虛痰郁,則見驚悸不寧,多夢失眠等症。

  6.病勢纏綿,病程較長

  水濕痰飲皆由體內津液積聚而成,均有重濁黏滯之性,且作為致病因素作用於機體,又會影響臟腑氣機,加重水液代謝障礙,互為因果,惡性循環。因此,水濕痰飲致病均表現為病勢纏綿,病程較長,難於速愈。如由痰飲所致的胸痺、眩暈、咳喘、癲癇、瘰疬、痰核、癭瘤、流注、陰疽等病,多反覆發作,纏綿難愈,治療困難,尤其是一些頑痰伏飲,病程更長,故有「久病多痰」之說。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