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出自於《傷寒論》厥陰篇359條:「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條文原意是虛寒下利又復感外邪,醫...
梔子金花丸治療各種皮膚病
蟲咬皮炎:梔子金花丸適量研細,入芝麻油中,調成稠糊狀,塗患處,每日2次。 口舌生瘡:梔子金花丸適量研細貯瓶中,用時棉簽蘸搽患處,每日3次。 結節性紅斑:梔子金花丸適...
坐堂醫視角看坐堂醫診所發展
筆者是一名坐堂醫生,想從這一角度談談中醫坐堂醫診所的發展問題。首先,中醫坐堂醫診所的發展模式不同於一般醫院,又不同於一般藥店,針對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需要衛生與...
治療吞酸要和順胃氣
「吞酸」之病機,多數醫家認為寒則陽氣不舒,氣不舒則郁而為熱,熱則酸矣。若不因寒而酸者,多見於水氣鬱甚,熏蒸濕土而成或吞酸或吐酸也。此外,飲食太過,胃脘填塞,脾氣不運...
蕁麻疹可分五型論治
蕁麻疹,中醫稱之為「癮疹」、「風疹塊」。引起本病的原因較為複雜。中醫認為多因稟性不耐,對某種物質過於敏感所致。本病發作突然,皮損為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的風團,邊界清楚...
手足口病病因病機探討
中醫認為手足口病屬於溫病中「溫疫」範疇,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春末夏初為其主要流行季節。儘管全國各地高發季節不同,但都在本地區處於溫潤多雨多風的季節發生,手足口病的發病...
中醫提醒 六個部位出汗要警惕
中醫上有「動汗」和「靜汗」之分。由於天氣環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屬於靜汗,相當於被動出汗。不少異常的靜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盜汗等。有些人不熱、不運動時前心後背會出汗...
《傷寒論》厥陰病爭議的釐定
自古以來,《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篇便存在諸多爭議,其爭議點包括厥陰病的內容、提綱、成因、本質、定位、主證主方及證候分類等。茲不揣譾陋,一一予以釐定。 爭議原因...
頸椎病辨治的體會
頸椎病屬中醫學「痺證」範疇。主要是由於椎間盤發生退變,導致關節囊和韌帶鬆弛,椎骨間滑移活動增大,影響了脊柱的穩定性,久之產生骨贅增生、韌帶鈣化、直接或間接地刺激...
荔枝核治病驗方
治氣滯胃痛:荔枝核10克,木香10克,丁香10克,海螵蛸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枳實10克,香附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