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鑒別 白附子的鑒別方法 白附子為少常用中藥。始載於《名醫別錄》。具有祛風痰、鎮驚、止痛的功能。用於中風口眼?斜、面神經麻痺、偏頭痛、破傷風、淋巴結核、癰腫等病症。 來源 1.禹白附:為天南... 2017年08月26日 閱讀 10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蘆根的鑒別方法 蘆根為常用中藥。始載於《名醫別錄》。具有清熱、生津、止嘔、利小 便的功能。用於熱病煩渴、口乾咽燥、胃熱嘔吐、肺熱咳嗽、肺癰、小便短 赤等病症。 來源 為禾本科植物蘆... 2017年08月25日 閱讀 7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識別真假沉香 沉香又名蜜香、沉水香,為瑞香科植物沉香或白木香的含有樹脂的木材,分為國產和進口兩大類。國產沉香又稱海南沉香,產於台灣、廣東、廣西等省,進口沉香主產於印度、印尼、越南... 2017年08月24日 閱讀 6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陽起石真假識別 陽起石又名白石、羊起石,性溫,味鹹,入腎經,具有溫腎壯陽、破癥瘕結氣、消水腫的功效。用於男子腎虛精乏、陽痿不起、腰膝冷痺、婦人子宮虛冷、症瘕崩漏、腹痛水腫等症。《本... 2017年08月23日 閱讀 9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川貝真偽鑒別 川貝母又名貝父、勤母,為百合科植物卷葉貝母、烏花貝母或稜砂貝母的鱗莖,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古代著名醫藥學家陶弘景曰:「形如聚貝子。」故名貝母。《本草綱目拾遺》將川... 2017年08月22日 閱讀 10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礞石的鑒別方法 礞石為少常用中藥。始載於宋?《嘉祐本草》。具有墜痰下氣、消食定驚的功能。用於頑痰膠結、咳逆喘急、癲癇發狂、煩躁胸悶、驚風抽搐等病症。來源 1.青礞石:為... 2017年08月21日 閱讀 10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山茱萸與吳茱萸鑒別 山茱萸又名蜀棗、棗皮,為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肉,每年秋、冬季果實顏色變紅後採摘,除去枝梗和果柄,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燙,及時去除果核,乾燥即可入藥。其性微溫,味酸,... 2017年08月20日 閱讀 11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中藥傳統鑒別功夫 中藥傳統鑒別功夫眼看: 觀察中藥材或飲片的形狀、大小、顏色、表面特徵及斷面情況來進行鑒別。前人在鑒別時常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加以概括,如人參的外形特徵是「蘆長碗密棗核寧... 2017年08月19日 閱讀 10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燕窩的鑒別方法 燕窩為珍貴藥材之一。始載於《本經逢原》。具有養陰潤燥、益氣補中之效。為治療虛損、癆瘵之聖品,具有開胃氣、治血痢、益小兒痘疹的功能,並為高級筵席珍餚。 來源 ... 2017年08月18日 閱讀 3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識別真假巴戟天 巴戟天又稱巴戟、兔子腸,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其性溫,味辛甘,入脾、腎二經,具有補腎陽、壯筋骨、祛風濕的功效,主產於兩廣、福建等地,以廣東產... 2017年08月17日 閱讀 6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