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祖國傳統醫學常懷敬畏之心

西方醫學大規模引入中國,也就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以後的事,不過幾十年光景。在此之前的幾千年裡,華夏子孫在與疾病鬥爭中生生繁衍、代代相傳,更多得益於中醫的恩澤。

即便當今,中醫藥同樣在人類與疾病的抗爭中發揮著極大的作用,如抗擊「非典」、甲流、艾滋病等。中醫藥為人類做出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不然,不會有那麼一大批被「用療效說話」的中醫藥所征服的病患,不會有那麼一大批為中醫藥鼓與呼的鐵桿中醫迷,也不會有那麼一大批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嘔心瀝血、無私奉獻的中醫工作者。

祖國傳統醫學是值得我們敬而有加的。雖然西醫借助於現代科技手段,得到了極大發展,甚至對病機病理的分析以及臨床治療,達到了微觀粒子層面,進入了生物醫學工程、基因治療時代。但把西醫病機與病理理論與傳統中醫理論相比較就會發現,早在幾千年前,中醫學始祖們對某些病症就已經有了與現代醫學研究較相一致的認識。比如說,現代醫學認為向心性肥胖是代謝綜合征之類慢性病的好發體形,而《黃帝內經》中早就把人的體形分為肉人、脂人和膏人,對膏人的體形描述為「縱腹垂腴」,就是我們現代所說的向心性肥胖。《靈樞·衛氣失常》曰:「膏者,多氣,多氣者熱。」中醫一直認為,膏人是一種病態的體形,體質弱,易發慢性病,是需要進行調理的。又比如,西醫的醫囑裡常常可以看到「理療」這樣的醫囑,用的卻是由中醫外治法演變而來的方法。我國歷代醫學先賢在科學技術不甚發達的情況下,長期摸索積累,憑「神農嘗百草」的獻身精神,總結出來的理論和臨床實踐經驗,在幾千年以後都有借鑒價值。這不得不說是祖國醫學的奇跡,但與其說是奇跡,不如說中醫學是遵循了自然科學規律應運而生的,是極富科學性的一門醫學科學。中醫學本身的科學價值和它一直以來為人類做出的貢獻,是值得我們敬而又敬的。

祖國醫學又是值得我們畏而生慎的。正因為中醫是遵循了自然科學規律而存在的一門醫學科學,我們不能把它等同於迷信和玄學。縱觀先賢們的醫書,沒有哪一本是是憑空想像,夜間一夢,晨起落筆而成的。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就是「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並結合自己的治病經驗寫成的不朽經典。「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八個字裡包含的辛苦勞作和艱苦的科學探索,不是我們輕易能夠想像的。100多萬字的《景岳全書》是張景岳厚積薄發,在他60多歲的時候,用了20年的時間才寫完的,寫完後不久,他就逝世了。類似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祖國傳統醫學就是靠一代又一代中醫人的辛勤付出而傳承和發展下來的,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對祖國傳統醫學畏而生慎,小心呵護。

而現在,有些人戴著中醫的帽子,扛著中醫的大旗,藉著中醫的庇護,卻為了某些眼前利益,做著有損中醫學聲譽的糊塗事,讓祖國醫學陷入信任危機。捫心一問,對得起這些中醫先賢們嗎?對得起幾千來的來為我們民族的生存立下汗馬功勞的祖國醫學嗎?

對祖國醫學常懷敬畏之心,是一種態度,是一種責任。常懷敬畏之心,就是要用科學的眼光尊重與維護中醫學;常懷敬畏之心,就是要慎言慎行,在中醫理論創新與診療過程中,做到實事求是、科學嚴謹;常懷敬畏之心,就是要本著一種使命感,在醫學理論與實踐中去創新與發展中醫藥事業。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