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基本資料】
堂侄女××,適鄰村王氏,年三十歲。於乙酉仲春,得吐血證。
【病因】
因家務自理,勞心過度,且稟賦素弱,當此春陽發動之時,遂病吐血。
【證候】
先則咳嗽痰中帶血,繼則大口吐血,其吐時覺心中有熱上衝,一日夜吐兩三次,劇時可吐半碗。兩日之後,覺精神氣力皆不能支持,遂急迎愚延醫。自言心中搖搖似將上脫,兩顴發紅,面上發熱,其脈左部浮而動,右部浮而濡,兩尺無根,數逾五至。
【診斷】
此肝腎虛極,陰分陽分不相維繫,而有危在頃刻之勢。遂急為出方取藥以防虛脫。
【處方】
生懷山藥(一兩)生懷地黃(一兩)熟懷地黃(一兩)淨萸肉(一兩)生赭石(一兩軋細)急火煎藥取湯兩盅,分兩次溫服下。
【效果】
將藥甫煎成未服,又吐血一次,吐後忽停息閉目然罔覺。診其脈跳動仍舊,知能甦醒,約四分鐘呼吸始續,兩次將藥服下,其血從此不吐。俾即原方再服一劑,至第三劑即原方加潞黨參三錢、天冬四錢,連服數劑,身形亦漸復原。繼用生懷山藥為細面,每用八錢煮作茶湯,少調以白糖,送服生赭石細末五分,作點心用之以善其後。
【來源】鹽山·張錫純著《醫學衷中參西錄》
隨機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