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基本資料】
阜城杜××,年四十五歲,得大便下血證。
【病因】
因勞心過度,每大便時下血,服藥治癒。因有事還籍,值夏季暑熱過甚,又復勞心過度,舊證復發,屢治不愈。遂來津入西醫院治療,西醫為其血在便後,謂系內痔,服藥血仍不止,因轉而求治於愚。
【證候】
血隨便下,且所下甚多,然不覺疼墜,心中發熱懶食,其脈左部弦長,右部洪滑。
【診斷】
此因勞心生內熱而牽動肝經所寄相火,致肝不藏血而兼與溽暑之熱相並,所以血妄行也。宜治以清心涼肝兼消暑熱之劑,而少以培補脾胃之藥佐之。
【處方】
生懷地黃(一兩)白頭翁(五錢)龍眼肉(五錢)生懷山藥(五錢)知母(四錢)秦皮(三錢)黃柏(二錢)龍膽草(二錢)甘草(二錢)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複診】
上方煎服一劑,血已不見,服至兩劑,少腹覺微涼。再診其脈,弦長與洪滑之象皆減退,遂為開半清半補之方以善其後。
【處方】
生懷山藥(一兩)熟懷地黃(八錢)淨萸肉(五錢)龍眼肉(五錢)白頭翁(五錢)秦皮(三錢)生杭芍(三錢)地骨皮(三錢)甘草(二錢)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效果】
將藥煎服一劑後,食慾頓開,腹已不疼,俾即原方多服數劑,下血病當可除根。
【來源】鹽山·張錫純著《醫學衷中參西錄》
隨機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