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賢劉河間謂喑痱證,足痿不用,音聲不出,倡用地黃飲子主之。(《黃帝素問宣明論方》)沈金鰲遂云:「內奪而厥,則為瘖痱。可見中風之正,皆由腎脈之氣不能上循喉嚨、挾舌本,故不能言……腎不足宜地黃飲子。」(《雜病源流犀燭》)此見沈金鰲是將瘖痱證認為是中風。喑痱即風痱。近賢秦伯未嘗謂風痱似脊髓神經病變,河間稱為風痱,主以地黃飲子。此方加減治療晚期梅毒脊髓癆和不同原因之脊髓炎,收到良好的效果。(《內經類證》)
按《靈樞·熱病》說:「痱之為病也,身無痛者,四肢不收,智亂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樓英說:「痱,廢也。痱即偏枯之邪氣深者。痱與偏枯是二疾,以其身半無氣榮運,故名偏枯;以其手足廢而不收,故名痱。或偏廢,或全廢,皆曰痱也。」(《醫學綱目》)樓英所謂偏枯實即中風之證,與風痱是兩種不同的疾病。隋代巢元方承《內經》所稱之「痱」論而發揮之,稱痱為「風痱」。其《諸病源候論·卷一·風痱候》說:「風痱之狀,身體無痛,四肢不收,神智不亂,一臂不隨者,風痱也。時能言者,可治;不能言者,不可治。」明代張介賓註:「痱亦風痱,猶言廢也。」又註:「智亂不甚,其言微有知者,神氣未為全去,猶可治也;神失則無能為矣」(《類經·卷十四·六經病解》)。其病甚者則見意識喪失,不知人或舌強不語、甚則癱瘓。《內經》稱為厥。《素問·脈解篇》曰:「內奪而厥,則為瘖痱。此腎虛也,少陰不至者,厥也。」主要症狀為舌強不語,體廢不用。巢元方稱此病證為「風癔」。《諸病源候論·卷一·風癔候》說:「風邪之氣,或先中於陰,病發於五臟者,其狀奄忽不知人,喉裡噫噫然有聲,舌強不能言。發汗身軟者,可治;眼下及鼻人中左右上白者,可治;一黑一赤,吐津者,不可治;汗不出體直者,七日死。」唐代孫思邈則名之為「風懿」,並將其歸為風病範疇。其《備急千金方·卷八·諸風》說:「風懿者,奄忽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巢元方作噫噫然有聲)舌強不能言,病在臟腑,先入陰,後入陽。發其汗,身轉軟者生;汗不出身直者,七日死。」又說:「風逐脈流入髒,使人卒然瘖,緩縱,噤,痙,致死。風入陽經則狂,入陰經則癲。陽邪入陰,病則靜。陰邪入陽,病則怒。」此階段神識時時不清,舌瘖,或緩縱癱瘓,或強直而痙,或影響神志,為癲為狂。當是風痱進一步發展成為精神性疾病。上引古代文獻說明,風痱是腦動脈粥樣硬化不同時期症狀及其病機的具體論述。所以樓英認為風痱與偏枯是兩種不同的疾病。
然而痱可發展成為中風偏枯。劉河間論中風說:「所以中風癱瘓者,非謂肝木之風實者而卒中之也,亦非外中於風爾。由乎將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腎水虛衰不能制之,則陰虛陽實而熱氣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無所知也」(《素問玄機原病式》)。其謂腎陰虛不能上濟心陽,以致熱氣怫郁,上冒心神而成卒僕中風之症。故治宜養陰回陽以固腎氣,佐以開洩痰濁以祛標邪,方如地黃飲子。(《河間六書》)
瘖痱宜用地黃飲子,中風能用地黃飲子,脊髓神經病變亦能用地黃飲子,是謂異病同治。如傷寒少陽半表半里證可用小柴胡湯,婦人熱入血室可用,黃疸亦可用之。但不可認為傷寒少陽是黃疸;瘖痱是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