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血瘀
症狀:頭昏,突然口眼歪斜,舌體不正,肢體麻木無力,倦怠乏力,舌質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脈細弱或細澀。治以益氣活血,透竅通絡。方藥:補陽還五湯加減。
補陽還五湯方出自王清任《醫林改錯》。方中重用黃芪大補元氣,配以少量活血通絡之品,使元氣大振,鼓動血行,活血而不傷血,瘀去絡通,筋肉得養,痿廢可愈。在臨證上須根據氣虛、血瘀的輕重程度,主證、兼證的不同進行藥物配伍加減。經絡瘀阻,肢體麻木不遂者,加用地龍、蜈蚣等蟲類藥,加強活血通絡之功,嚴重者加用烏梢蛇、穿山甲等搜風滌痰。桂枝、桑枝,溫經活絡,善走肢體,牛膝強筋壯骨,滋腎平肝養肝,能引諸藥下行,治足痿無力。節菖蒲除痰消積,透竅開音,對中風後言語、肢體不利均有良效。
病案舉例
患者劉某某,女,41歲。鄭州市毛紡廠工人。1991年10月6日初診。
患者有慢性胃炎病史4年餘,加之工作勞累,平素體質虛弱。1991年10月1日午睡起床後,感右側肢體軟癱,手不能舉,足不能抬,急送至省某醫院就診。經腦CT檢查提示:腦血栓形成。就診時症見:面色萎黃,形體消瘦,右側肢體乏力,語言清晰但無力,時作噯氣。舌質淡暗,舌體歪向患側,苔薄白。脈沉弱。
患者平素脾虛,日久不復,一直久病體虛,加之工作勞累,「勞則氣耗」,損傷其氣,使正氣更虛。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虛推動血液無力則血瘀,終致氣衰血瘀,阻塞經絡,而發為肢體軟癱。脾胃虛弱,運化無力,升降失常,則腹脹納差,噯氣。舌質淡暗,苔薄白,脈沉細,為血瘀氣虛之象。中醫診斷為中風(中經絡),證屬氣虛血瘀,治以益氣活血,透竅通絡。方用補陽還五湯加減:黃芪30克,當歸12克,川芎1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川牛膝12克,桂枝6克,地龍15克,丹參20克,陳皮10克,砂仁8克,枳殼10克,甘草3克,節菖蒲10克。6劑,水煎服。
1991年10月12日二診:腹脹、納差、噯氣大減,右側肢體較前有力,並能舉抬。脾氣得健,氣機升降恢復正常,故腹脹、噯氣大減,筋肉得養,則肢體有力。守方加桑枝30克、蜈蚣3條以疏通經絡。12劑,水煎服。
1991年10月25日三診:已能下床扶杖行走,精神、飲食轉好,語言較前有力,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患者氣血漸充,血絡通暢,但舌脈仍為一派虛象,方中去枳殼以防破氣太過,加黨參20克加強益氣健脾。24劑,水煎服。
1991年11月20日四診:諸症消失,右側肢體已能隨意運動,但活動時間稍長即感疲倦乏力。氣血仍虛,守方繼服2個月,鞏固療效。囑不適隨診。
2個月後隨訪,患者體重增加,面色紅潤,無明顯不適感,病獲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