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之「傷寒」是一種傳染病(下)

流行性出血熱無論從傳變特點還是疾病演變史上來看,均與仲景「傷寒病」一致,用流行性出血熱來解釋仲景「傷寒」,不僅對研究《傷寒論》六經實質起重要作用,更為我們準確理解和運用經方指明了新航向。

  從流行性出血熱看「傷寒」其病

筆者早年有幸在國醫大師周仲瑛老師門下讀博士,時值周老承擔國家「七五」攻關課題,研究病毒性高熱。作為他的博士生,三年間我一直在蘇北流行性出血熱高發地區做該病研究,並以此作為我博士論文的方向。三年的基層工作,使我有機會接觸到大量流行性出血熱病人的第一手資料,當看到流行性出血熱病人在結合現代醫學輸液和對症處理的治療條件下,仍然有10%的高死亡率,深深地刺痛了我,這些病人從開始發病到最後死亡的過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在該病的治療中,《傷寒論》六經辨證方法及所載方藥的大量運用,使我對仲景「傷寒」其病的真實所指有了新的認識,然因當時缺乏臨床實踐,又對仲景著作的掌握不夠全面,一時間未敢輕下結論。近三十年來,隨著實踐經驗的增多,經方的大量應用,使我更加確信了當初的認識,我認為仲景「傷寒」其病很類似流行性出血熱。今搜集整理與之相關的文獻,給讀者以明證。

  發病季節

流行性出血熱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為主要傳染源,其發病有明顯的高峰季節,其中黑線姬鼠傳播者以11月至次年1月份為高峰,家鼠傳播者3~5月為高峰。在我國北方地區11月份至次年的5月份的冬春季節,雨雪、霜凍、寒潮等寒性天象頻發,而在仲景時代的北方地區冬春季節會是怎樣呢?據我國著名物候學家竺可楨考證「東漢時代即公元之初,我國天氣有趨於寒冷的趨勢,有幾次冬天嚴寒,晚春國都洛陽還降霜降雪,凍死不少窮苦人民,……三國時代曹操在銅雀台種橘,只開花而不結果,氣候已比前述漢武帝時代寒冷,曹操兒子曹丕,在公元225年到淮河廣陵視察十多萬士兵演習,由於嚴寒,淮河忽然凍結,演習不得不停止。這是我們知道的第一次有記載的淮河結冰,那時氣候已比現在寒冷了」。東漢末年北方寒冷的氣候條件,再加上流行性出血熱以鼠為傳播媒介,冬春季鼠類野外食源匱乏,多鑽入人類居住的的室內,導致該病在冬春季節容易傳染給人類,導致集中爆發。那時的先民對引起此病的病原體尚未探明,僅能根據最原始直觀的印象來解釋命名該病,推求病因。由於該病多冬春寒冷季節發病,所以用「傷寒」這一原始的命名方式命名流行性出血熱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傳染性

流行性出血熱傳播途徑廣泛,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接觸、母嬰、蟲媒等侵害人體,且人群對此具有普遍易感性,易引起區域內流行。仲景所論「傷寒病」即有與之相似的特徵,曾出現一定區域內的大流行。如《傷寒論·序》所載「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與之同期的曹植《說疫氣》「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噎,或覆族而喪」,可見當時「傷寒」發病的面積之廣。「傷寒」發病具有病勢急,症狀重的特點。如《傷寒論·序》「猝然遭邪風之氣,縈非常之疾,患及禍至,而方震慄,束手受敗,告窮歸天」。「猝然」表明「傷寒」發病之迅速,病勢急,「非常之疾」、「震慄」、「束手受敗」表明起病症狀較重,亦說明當時多數人包括醫生在內對「傷寒病」都缺乏全面的認識,治療乏策,從而產生的恐懼和無奈。這與流行性出血熱起病時特徵一致。流行性出血熱病毒侵犯人體後,常經過2周左右的潛伏期,急驟起病,出現39℃~40℃的高熱,全身酸痛、頭痛、腰痛等全身中毒症狀。約1周左右發展為低血壓休剋期,若不及時治療,多會危及生命。另外從病變的嚴重程度及傳染性角度也可以證明仲景「傷寒」絕不是一般的外感病。

  疾病傳變特點

流行性出血熱,臨床上以發熱、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腎功能衰竭為主要表現,典型病例病程中有發熱、低血壓休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復期的5期經過。而非典型和輕型病例可以出現越期現象,而重型患者則可出現發熱期、休剋期和少尿期之間互相重疊。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出現了一次流行性出血熱的集中爆發,十幾年間,大江南北方多個地區均有發病的報告。中醫藥治療流行性出血熱的嘗試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漸趨成熟。從當時我國南陽、大連、瀋陽三地用中醫藥方法治療該病的研究成果來看,這些地區的流行性出血熱典型的五期病程經過,有符合六經傳變規律之處,並發現了六經方證與流行性出血熱典型臨床經過有相互對應的關係,為仲景「傷寒病」乃今流行性出血熱的論斷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

如傅書勤等總結出流行性出血熱的臨床典型病程經過,遍歷了從太陽到厥陰的全過程。在臨床上,傳變有四條經路:l.按六經常序傳變,即首起太陽病-太陽少陽並病-少陽病-少陽陽明並病-陽明病-少陰病-厥陰病的傳變過程。2.從太陽循經入腑,表現為太陽蓄水,而多直傳少陰或成結胸,不愈者,再傳至厥陰。3.太陽挾血分傳經,循經入腑而成蓄血。蓄血證的出現可見於臨床各期各經病之間,因而認為太陽挾血分傳經乃流行性出血熱的突出特點。4.太陽病之變局,由太陽經循經入腑為蓄水或蓄血之後,而成結胸,若在蓄血之後出現結胸者多為並發。

流行性出血熱的傳變特點,同時也很好地解釋了《傷寒論》六經病獨以太陽病階段變證最多的疑問。因流行性出血熱發病初具有很長的發熱期,表現為稽留熱和弛張熱,熱程多為3~7天,已有達10天以上者。一般體溫越高,熱程越長,則病情越嚴重。因為長期的高熱使體內代謝加快,從而加重人體內各系統的工作負擔,使人體熱量產生增多,心率增快,從而加重心臟負擔,誘發各種疾病。流行性出血熱是研究《傷寒論》六經辨證的經典模型。

  疾病演變史

學者付濱等從疾病的演變史角度研究,發現出血熱類傳染病在東漢時期已由西域傳入我國,為一古老疾病。早在12世紀的俄國東南部(今塔吉克斯坦)就曾有記述。此後中亞地區出血熱曾以不同的名稱命名,如急性傳染性出血熱、烏孜別克斯坦出血熱等。我國在1965年首先發現於新疆的巴楚地區,故稱為新疆出血熱(XHF)。塔里木河流域兩岸為本病的自然疫源地,以上游較為嚴重,在北疆和南疆地區經常出現新的自然疫源地,說明本病在中亞包括我國西北地區存在著較廣泛的自然疫源地。唐青等人對對新疆疫區分離到的病毒蛋白和基因進行分析比較顯示,我國分離的XHF病毒在遺傳學上有自己的獨特性,有明顯的地理區域特點。這些原本在西域出現的傳染病,隨著漢代內地與西域通商,戰爭等出現了大量的人口流動,流行性出血熱從西域傳入中原地區就成了很自然的事了。

然傷寒一病為什麼到了東漢以後在我國的醫學古籍中就很少有大範圍爆發的記載了呢?如明·張景岳《傷寒典》云:「蓋自余臨證以來,凡診傷寒,初未見有單經挨次相傳者,亦未見有表證悉罷,止存裡證者,若欲依經如式求證,則未見有如式之病,而方治可相符者,所以令人致疑,愈難下手,是不知合病並病之義耳。」足以說明其未見過真正的傷寒病。其實這是與我國古代氣候的變遷有著緊密關係的,據竺可楨的考證我國自唐代始,氣候回暖,客觀上使傷寒的發病失去了氣候條件。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