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表證?關於表證的表現,歷代中醫書中講了很多,最經典的當推《傷寒論》中的第1條:「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表證的典型脈象是脈浮,特徵性的症狀是惡寒(頭項強痛是太陽病的特徵性症狀),也就是說,見到脈浮和惡寒即可初步判斷為表證。但是,表證並不全部表現為脈浮和惡寒,見不到脈浮、惡寒並不意味著一定不是表證。正像俗語所說的「有一分惡寒,便有一分表證」,這句話通常是符合臨床的,但倒過來說「有一分表證,便有一分惡寒」就不正確了。
清代醫家程國彭在《醫學心悟》中說:「一病之表裡,全在發熱與潮熱,惡寒與惡熱,頭痛與腹痛,鼻塞與口燥,舌苔之有無,脈之浮沉以別之。若發熱惡寒,頭痛鼻塞,舌上無苔,脈息浮,此表也。假如潮熱惡寒,腹痛口燥,舌苔黃黑,脈息沉,此裡也。」但如此論述也僅為「常」,臨證每每遇到的是「變」。如表證也可潮熱,裡證也可發熱;表證也可腹痛,裡證也可頭痛;表證也可口燥,裡證也可鼻塞等等。用中醫陰陽思維來看待,表證所能出現的表現,裡證也可以出現;反之,裡證可以出現的症狀,表證也可以出現。
難怪明代醫家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中談了三陽表證之後說:「嗚呼!意有在而言難盡也。惟慧者之心悟之。」
金元醫家張子和在《儒門事親》中說:「凡在表者皆可汗」。進一步指出:「風寒暑濕之氣,入於皮膚之間而未深,欲速去之,莫如發汗。聖人之刺熱五十九刺,為無藥而設也。皆所以開玄府而逐邪氣,與汗同。然不若以藥發之,使一毛一竅,無不啟發之為速也。」但文中並沒有明白寫出邪「在表者」的表現,只是例舉了數則臨床案例,有病破傷風牙關緊急、角弓反張者,有病小兒驚風搐溺、涎潮熱郁者,有病狂證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者,有病酒客頭痛、發熱惡寒者,有病風寒濕痺腰腳沉重者,等等,表現不一而足,但治療都是通過汗出而愈。從「審證求因」的角度來講,是否可以這樣認為:可汗之證即為表證。但是這裡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在治療前,如何能判斷這個病證是可以汗出而解的呢?
張子和還寫道:「設若飧洩不止,日夜無度,完谷下出,發汗可也。」此飧洩為「可汗之證」,為「邪在表者」。用中醫的陰陽思維思考,一切研究對象皆可分陰陽,陰陽中又復有陰陽,陰陽可以「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那麼,表裡何嘗不是如此?人身有人身之表裡,臟腑有臟腑之表裡,官竅有官竅之表裡。皮膚為表,但表絕非只是皮膚。正如金元醫家劉河間在《素問玄機原病式》中所說:「然皮膚之汗孔者,謂洩氣液之孔竅也……一名玄府者,謂玄微府者,無物不有。人之藏府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於世之萬物,盡皆有之,乃其出入升降之道路門戶也。」這樣說來,表證之內涵確實難以言盡。
我們熟悉的桂枝湯方,通常認為治表可調營衛,治裡可調脾胃。實際上,我們可以把桂枝湯解讀為調和營衛之方。體表有體表之營衛不和,臟腑有臟腑之營衛不和,調脾胃實則調脾胃之營衛不和,只不過營衛不和出現在體表和出現在臟腑的表現不同而已。
那麼,該如何準確地描述桂枝湯證呢?值得我們中醫證候研究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