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易感邪氣。上焦之肺首當其衝,肺葉嬌嫩,不耐寒熱燥濕諸邪之侵;肺又上通鼻竅,外合皮毛,與自然界息息相通,易受外邪侵襲,故有「嬌髒」之稱。肺為「華蓋」,主氣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脈,主治節。故小兒易感咳嗽之證,多因外邪之咳,多以二三劑麻黃湯、荊防敗毒散之類加減則愈。然臨證亦有經久不愈之小兒咳嗽,筆者臨證曾治多例,現舉例介紹如下,以茲參效。
患兒田某某,男,4歲6月,2002年3月5日初診。
元旦前夕,患兒跟隨父母在廣東某地因外感致發熱(體溫38.0℃),咳嗽,流清涕。家長以感冒給予運用小兒感冒顆粒、蛇膽川貝液等治療,咳嗽緩解,流清涕止,體溫正常。以為痊癒而停藥。父母隨後帶著患兒回到川南過元旦,途中溫差過大,患兒咳嗽加重,伴有咳嗽後喘氣,吐痰等症。到家後遂到當地衛生院診治,診斷為「小兒支氣管炎」,給予輸液治療1周,運用青黴素、清開靈、地塞米松等藥物治療。唯咳嗽好轉不徹除,余症悉除。家長沒再引起重視,咳嗽遷延不愈,夜間尤甚。半月前,家長帶患兒到縣級醫院通過照片、血常規化驗等,診斷為「毛細支氣管炎」,給予運用紅黴素顆粒治療2周,療效不顯,前來就診中醫。
診見患兒略帶消瘦,顏面晦暗,大約1小時左右咳嗽一次,咳嗽時伴有顏面潮紅,夜間易咳嗽,以下半夜明顯,每次咳嗽大約一分鐘左右,咳後伴短時間喘氣,飲食一般,偶有納差,舌尖暗赤,舌苔黃,脈細數澀。
西醫診斷:支氣管炎。中醫診斷:肺炎喘嗽,辨證為肺脾氣虛,瘀血內阻。
處方:炒山楂8克,當歸5克,地龍3克,炒黃芪6克,黨參5克,雞血籐3克,大棗6克, 水煎兩次,每次煎好剩水約50毫升,溫服,每次30毫升左右,每日1劑,每劑分三次服用。禁食生冷食物。
二診:患兒服用上方5劑後,白天咳嗽沒明顯改變,夜間咳嗽明顯減少,證屬瘀血散而正氣受損之表現,原方加淮山藥5克,白朮3克,余藥量不變。
三診:進服10劑後,患兒顏面膚色基本正常,白天咳嗽次數明顯減少,夜間偶爾咳嗽,食納增加,精神倍加,證屬中病機而獲良效,隨症加減繼續治療。
四診:前後共治療1月後,患兒諸症悉除而臨床痊癒。
按 本例久治不愈兒童咳嗽因外感風熱,肺氣受損,治療未癒遇溫差之變,「寒包熱」而阻礙肺氣。《直指方》云:「氣有一息之不通,則血有一息之不行。」肺之「廢氣」欲出,反遭寒流阻礙,導致氣血瘀阻與內。肺之宣肅受寒流阻礙,咳之嗽之遭寒氣內阻,致瘀血內生阻於肺絡。醫者未明病機,反覆用藥傷及脾氣,致肺脾氣虛,無力推動瘀血而病情遷延不愈。
方中山楂具有消食積、散瘀血等功效,《日用本草》有「化食積,行結氣,健胃寬膈,消血痞氣塊」的記載,《本草再新》中載,「治脾虛濕熱,消食磨積,利大小便。」既能散肺之瘀血,又能利大小便,以助解肺之邪移於大腸,中病機當為君藥,用炒之則為防其傷及本已虛弱的脾胃。當歸具有補血活血、潤燥滑腸等功效,輔佐山楂散血不傷血,通便以驅邪。加地龍通經活絡、活血化瘀;黃芪、黨參補肺健脾,雞血籐補血活血,全方共奏補肺健脾、活血通絡等功效,中病機而獲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