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藥量效關係的影響因素

方藥量效關係有諸多影響因素,從藥材和飲片的角度而言,包括藥材的質量、藥物炮製等;從處方角度而言,包括劑型、煎煮和服藥方法等。以方藥的煎煮、服法等為例,以拋磚引玉,探討方藥量效關係的影響因素及其研究方法。

煎煮對方藥量效關係的影響

清代徐靈胎在《醫學源流論》中說:「煎藥之法,最宜深講,藥之效不效全在乎此。」中藥的煎煮,不僅是有效成分的溶出過程,而且是藥物中各種生理活性成分進行化學反應,重新整合的過程。

1、煎煮用具

中藥煎煮容器以耐火的砂鍋、陶罐為好,亦可用搪瓷器皿或者鋁製器皿、不銹鋼器皿,因為這類器皿具有導熱均勻、化學性質穩定、散熱慢的特點,不易使藥物化學成分發生變化;忌鐵、銅、錫等金屬類容器。

2、煎煮前浸泡

大多數中藥飲片為植物干品,有一定的體積和厚度,在煎煮前需放置容器內進行冷水浸泡,以使藥物的表面濕潤、變軟、植物細胞膨脹,使藥物有效成分部分溶出,在組織內產生滲透壓而擴散到組織細胞外部水中,同時可避免在加熱煎煮時藥材組織內所含蛋白質固化、澱粉糊化而影響藥物有效成分的煎出,從而對臨床效果產生影。

3、煎煮加水量

中藥復方湯劑煎煮時加水量的多少對有效成分的溶出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有研究發現低劑量方煎出率均顯著高於中劑量方,極顯著高於高劑量方;中劑量方煎出率亦顯著高於高劑量方。表明煎取量一定的情況下,加水量的多少對煎出液的質量有非常明顯的影響。

4、煎煮火候

中藥煎煮一般採用傳統的直火加熱法,其優點是煎煮火候容易控制,煎出量易掌握。中藥煎煮時,一般先用武火即大火將藥液快速煮沸,然後用文火即小火慢慢煎煮。

5、煎煮時間

煎煮時間在中藥復方湯劑煎煮過程中非常重要,適宜的煎煮時間對提高藥物臨床療效有重要意義。煎煮時間太長,則藥物的某些成分被破壞或散失;煎煮時間不足,則藥物的某些成分不易溶出。

6、煎煮次數

中藥煎煮時藥物有效成分首先溶解在進入藥材組織的水中,然後再擴散到藥材外部的溶液中,當藥材內外溶液的濃度達到平衡時,因滲透壓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繼續溶出了。一般認為,為了充分利用藥材,避免浪費,更好發揮藥效,煎煮次數越多越能使藥物有效成分析出完全,但對於某些藥材,多次煎煮卻破壞了藥物的有效成分,影響了臨床效果。故而煎煮次數應根據臨床需要而定,不應機械限定。

7、煎出量

中藥煎劑的服用方法多為將頭煎與二煎藥液合併混勻,分早晚2次服。患者每次服用量約150~200毫升,這就決定了中藥最後的煎取量約400毫升,如果患者難以完全服下會造成浪費,影響療效。探尋一種加水量與煎取量之間的有效平衡,是解決藥物有效成分析出與患者服用這對矛盾的必然途徑。因此,煎出液的濃縮是提取中藥煎出液中的多餘水份的重要途徑。

8、煎煮在方藥量效關係研究中的重要性

復方湯劑是中醫臨床用藥最主要的形式,醫生可以根據患者病情,隨證加減調整處方,具有很好的靈活性,適用範圍廣泛;同時,湯劑也具有易吸收、起效快的特點。長期以來,復方湯劑是中醫臨床用藥的主力軍,更是中醫藥研究的重點。但煎煮過程中諸多因素影響了復方湯劑有效成分的析出,從而造成了臨床療效的巨大差異。因此,規範的中藥煎煮是方藥量效關係相關實驗研究和臨床研究的基礎,是實現方藥量效關係研究可重複性的前提。探尋一條合理規範的中藥煎煮方法,不僅對節約原料、提高臨床療效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且對實現中醫現代化、標準化也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服量對對方藥量效關係的影響

在方藥劑量研究方面,往往較多地注意方藥的單劑用量,而對其每日服量與每次服量注意不夠,研究不多,對此,傅延齡教授提出了「服量」的相關概念:劑量,廣義的劑量泛指方藥的用量,其本義大多指一劑藥物的用量;每服量:指一次服用的藥量,亦可稱為「一服量」,如每服5錢、每服1升;日服次數:即每日(一晝夜)服藥次數,如日二服、日三服;日服量:指在一日的時間裡服用的藥量,如每日2兩或每日3升,日服量等於每服量乘以日服次數;總服量:指在一個治療過程中所服藥量的總和,總服量可以分別以藥、方和全部藥物來計算,如總計服生石膏半斤、總計服藥30劑等。研究服量,把握服量,這對於提高臨床療效,避免過量服藥,減少藥物消耗量,都是很有意義的。

1、研究「服量」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方藥的劑量與方藥的服量、日服量不同。《傷寒論》、《金匱要略》中服量記載明確的湯劑共有181方,根據湯劑的日服次數分類,有日三服、日二服、日一服、頓服、日夜連服、日五服、日六服、日十服、少少頻服、少少含咽10種情況。而宋代方藥服法的最大特點是湯劑通常採用「煮散」的方式。大多數方劑一日服二三次,有些方劑日僅一服,有些方劑日服三四次,還有的方劑日服七八次。服藥以後,如果感覺沒有起效,或者效果不滿意,就繼續煮藥,而且最好把服藥的間隔時間也縮短一些。

由此可見,一劑藥可以1日服,也可以2日服,甚至多日服。另外,一日可以服1劑藥,也可以服2劑藥,甚至服多劑藥。方藥的劑量更不是方藥的一服量。雖然有時一劑藥可以「頓服」,即一次服完,這時方藥的劑量與一服量相等,但在多數情況下,一劑藥要分多次服用。所以一首方劑,它的劑量是重要的,而它的服量同樣重要,甚至可以說更為重要。服量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著療效。服量不當,可能病重藥輕,達不到治療效果;亦可能服量過大,損傷人體正氣或引起新的失和。

2、方藥服量控制與療效

從經方及宋代醫家的經驗均可看出,對於方藥服量的控制是臨床取效的重要一環。古人對於方藥服量的控制是既講原則,也講策略和靈活性。服量控制的總原則是隨證施量。所謂隨證施量,就是根據病證和症狀的輕重,施用相應的藥量,醫生在這個過程中要考慮患者體質、年齡等因素,對服量進行調整。病情有輕重,稟賦有厚薄,年齡有老幼,宜區別對待。證重量重,證輕量輕。《備急千金要方》說:「病輕用藥須少,痾重用藥即多。」因此,臨床要以服藥反應為指示,逐漸調整服量,以保證量與證相宜,把握最佳的個體化服量。

綜上述,中醫藥的療效是受到普遍關注的問題,在討論中醫藥療效問題時,大多數人往往從辨證準確性、處方用藥水平、中藥質量等方面去考慮,而對服法和服量的問題重視不夠,甚至視而不見。現在從城市到農村,中藥湯劑似乎都是煮1或2次,日服2或3次;煎藥機的應用給患者帶來了方便,但不論何種病情及方藥,皆為一次煮取,日服2次,門診和住院患者都是如此,效與不效,幾乎不從服法和服量上尋找原因。若把古人經驗與今日做法相對照,該有多少問題值得深思?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