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陸石如,北京市人,生於1902年,卒於1979年。自幼師承其父陸莜香、叔父陸仲安。1920年開業行醫。1954年,在北京市第三醫院中醫科工作。1960年調入北京同仁醫院,任中醫科主任。
生平著作
陸石如,北京市人,生於1902年,卒於1979年。自幼師承其父陸莜香、叔父陸仲安。1920年開業行醫。1954年,在北京市第三醫院中醫科工作。1960年調入北京同仁醫院,任中醫科主任。其臨證經驗由門人整理為14篇論文,部分內容收錄於《北京市名老中醫經驗全編》。
學術思想
陸石如認為小兒「脾常不足」,調治小兒脾胃,是他臨床常用之法。但調治不等於一味蠻補,而應以調理為主,即從脾胃自身特點入手,從「納化」、「升降」、「燥濕」三個方面共濟協調。舉凡能使脾胃恢復納化健運,升降協調,燥潤相濟的治療方法,都屬於調理的範疇。如脾胃寒濕者,治以溫燥升運;脾胃燥熱者,治以甘寒滋潤;脾胃塞滯者,行滯以助運;脾胃虛弱者,甘溫以補虛。總之,調理脾胃之法,貴在健運,藥宜中和。要時時注意健脾胃,健脾胃可以扶正祛邪。
此外,他認為小兒陰陽未充,衛外力弱,容易感受六淫外邪,且病情變化亦速。當外邪侵襲後,機體陰陽失衡而致病。六淫致病,又以溫熱之邪為多。由於病情的輕重不一和疾病演變發展階段的不同,在病理表現上有衛、氣、營、血的區別,臨診時須四診合參,以八綱分析歸納。辨證要細,用藥求精。外邪致病,各人表現不一。矛盾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一方一藥雖能治病,但並非均能奏效。所以,掌握辨證論治是關鍵。
臨床經驗
在臨證中,陸石如認為溫邪侵人,首先犯衛,亦屬表證。其症狀是發熱重,惡寒輕,頭疼身痛,無汗而小便清長,舌質淡,舌苔薄白,脈象浮或數。治法以辛涼解表為主,用銀翹散加減。如不惡寒,反惡熱,發熱較高,小便黃赤,汗雖出而熱不退,口渴欲飲,大便燥結,舌苔中黃,脈洪數,為邪在氣分將入於內之象,治應辛寒降熱兼以解表為主。總之,邪在衛重在解表,到氣方可清之。小兒外感常易挾風、挾濕、挾食滯,治療採取分散其邪,逐個殲滅的辦法。正如清代溫病學家葉天士在《外感溫熱篇》中說:「溫邪則熱變最速。未傳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氣,其合皮毛,故雲在表。在表初用辛涼輕劑,挾風則加薄荷、牛蒡之屬;挾濕加蘆根、滑石之流;或透風於熱外,或滲濕於熱下,不與熱相搏勢必孤矣」。在臨診時遇溫邪挾濕、挾滯者,除解表外尚須化濕導滯,使濕邪、食滯不與熱邪相搏,以利祛之。化濕常選淡滲祛濕藥物,如通草、蘆根、滑石等;或用芳香化濕之品,如藿香、佩蘭之類。導滯常選炒枳實(或炒枳殼)、炒檳榔、炒萊菔子、焦麥芽等,如為肉食停滯可加焦山楂。
他提出溫病初期一忌寒涼,二忌瀉下,三忌用柴胡、葛根之發表升藥的觀點。而苦寒、辛溫之品易致溫邪內陷或引邪入下,故在有濕滯存在時,最忌寒涼,以免濕滯不化,如石膏、知母、牛黃、紫雪散之類均以不用為宜。溫邪誤下可致結胸。溫邪在表用柴胡、葛根能引邪上升而致神昏、譫語。溫邪不解入裡化熱,可出現高燒不退,口渴,大汗,小便短赤,舌苔黃,脈洪大等症,屬邪入陽明,治宜白虎湯合銀翹散加減以清陽明毒盛之邪,不宜早用黃芩、黃連,以免苦寒化燥。若陽明腑熱重者可仿白虎承氣湯加減治之。邪熱入營仿清營湯或玉女煎治之。若正氣已衰可仿人參白虎湯加局方至寶丹治之。若久熱傷陰耗血,用一甲復脈湯、二甲復脈湯、三甲復脈湯加減或大、小定風珠湯加減治療,收效頗佳。
後世影響
陸石如長於中醫兒科,善用消補劑;認為小兒感冒是由內傷飲食、外感時邪引起,故治療小兒發熱多用疏解消導之法。臨證選藥多用涼遠熱,重視調理脾胃,保護氣血津液,對於中醫兒科臨床很有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