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名醫–房芝萱

房芝萱,河北省武清人,生於1909年,卒於1983年。祖上三世業醫,房芝萱繼承家學,與「趙」(趙炳南)、「哈」(哈銳川)齊名成為北京中醫外科三大家之一。24歲取得行醫資格。建國初期,他先後參加了北京市衛生局舉辦的預防醫學學習班、中醫醫師進修班。1956年到北京中醫醫院外科工作。


生平著作

房芝萱,河北省武清人,生於1909年,卒於1983年。祖上三世業醫,祖父房星橋為清宮御醫,父親房少橋為北京名醫。房芝萱繼承家學,與「趙」(趙炳南)、「哈」(哈銳川)齊名成為北京中醫外科三大家之一。24歲參加北洋政府醫師考試,外科成績名列榜首,取得行醫資格。建國初期,他先後參加了北京市衛生局舉辦的預防醫學學習班、中醫醫師進修班。1956年到北京中醫醫院外科工作。


學術思想

房芝萱出身於中醫世家,幼年熟讀中醫經典,有著深厚的中醫根底。但他沒有任何門戶之見,重視西醫的學習和應用。在臨床診療過程中,首先從中西醫兩個角度給疾病進行定位。一方面,根據中醫的望、聞、問、切;另一方面,根據各項現代檢測指標。如脫疽根據其病程和嚴重程度定義為西醫的血栓閉塞性脈管炎Ⅲ期或壞死期,瘰疬相當於淋巴腺結核,附骨疽相當於化膿性骨髓炎等。治療時除了使用各種中醫治療手段,還根據需要應用西醫的治療措施。

房芝萱對各種急性感染性疾病、慢性感染性疾病、損傷、雜病、皮膚病以及血管病的辨證論治深有體會,對疔、癤、癰等常見外科疾病以及頑固性慢性前列腺炎的辨治,有不同的見解。對於慢性瘰疬,採用消、托、補、防四法治療,別具一格。對補法、養陰法在外科臨床上的靈活應用,從理論上加以闡述,他的寶貴經驗對於指導今日中醫外科臨床非常有益。


臨床經驗

治病求本,是內科治療時的普遍適用原則。房芝萱對此加以重新闡述,並把它應用到中醫外科領域,擴展到某一具體病症的各個治療階段,且加以強化為治病必求其本。本,即本於臟腑。他認為治病時不能只看局部,不見整體。特別是肝郁氣滯、肝腎陰虛,氣血雙虧等證型的治療,「病在局部,根在臟腑」。例如,慢性瘰疬的治療,房氏根據病程將其分為四期,即硬結期、膿腫期、破潰期、癒合期,治療上相應地採用消、托、補、防四法,但每一步又都不忘治本。在硬結期,以舒肝解郁治本為主,軟堅散結治標為輔。在膿腫期,托法是應用藥物托毒外出,分透托法和補托法兩種。透托法適用於膿腫已成而正氣未衰者,常用藥物如炒山甲、炒皂刺、白芷、桔梗、生甘草等。補托法用於膿腫已成而正氣已衰者,常用藥物如生黃芪、黨參、當歸、赤芍等,以調理肝脾、補益氣血。二法關係密切,經常配合使用。房芝萱把透托法比作水,補托法比作火,水沒有火就不能沸騰。膿腫形成以後之所以不潰破,是氣血不足之故,用補益臟腑的方法,促其穿透,以排膿透毒外出。破潰期,膿腫破潰則成鼠瘡,瘡周皮色紫暗,瘡內腐肉灰白,膿水清稀,常夾有敗絮狀物,一時不易排盡,多形成慢性瘺管,或此愈彼潰,日久可致氣血雙虧。患者表現為面色蒼白,精神倦怠,少氣懶言,形體消瘦,女性患者常可致閉經。此時治療,宜用補法,補益氣血,托裡生肌,常用八珍湯加味,並重用黃芪。癒合期,房氏強調要用防法,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基本原則是扶正,扶正即是治本。而扶正的具體方法就是調理臟腑 ,補益氣血。


後世影響

房芝萱一生致力於中醫外科臨床,對多種外科疾病的臨床治療頗有獨到之處。他的寶貴經驗非常值得我們繼續深入研究。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