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脈交會穴介紹

八脈交會穴,又稱為「流注八穴」,「交經八穴」,是指奇經八脈與十二正經脈氣相交通的八個腧穴,均分佈於肘膝關節以下的部位。八穴包括公孫、內關、外關、足臨泣、照海、列缺、申脈、後溪。八脈交會穴首見於宋子華的《流經八穴》,後被竇漢卿收於《針經指南》一書中。因竇氏擅用此八穴而名聲漸起,故後世又稱此八穴為「竇氏八穴」。在竇漢卿《針經指南》中詳細介紹了八穴的位置、經絡所屬、取穴方法及臨證應用範圍,對八脈交會穴在後世的流傳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八脈是指奇經八脈,即任、督、沖、帶、陰維、陽維、陰蹻、陽蹻。而這八脈與十二正經相交會的八個特定腧穴即稱為八脈交會穴。交,有交通、交會的含義;會,是聚會、會合的含義。交會穴是指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經脈相互交通、交會的穴位。奇經八脈正是通過八脈交會穴與十二正經脈氣相交通的。具體交會為:

足太陰脾經公孫與衝脈相交通,手厥陰心包經內關與陰維脈相交通,二者同會於心、胃、胸部位;

手太陽小腸經後溪與督脈相交通,足太陽膀胱經申脈與陽蹻脈相交通,二者同會於目內眥、肩胛部位;

足少陽膽經足臨泣與帶脈相交通,手少陽三焦經外關與陽維脈相交通,共同會合於目外眥、肩部;

手太陰肺經列缺與任脈相交通,足少陰腎經照海與陰蹻脈相交通,共同會合於咽喉、肺、胸膈部位。

在這八穴中,只有申脈、照海分別是足太陽膀胱經與陽蹻及足少陰腎經與陰蹻直接交經匯聚之處,余六穴均未直接在所在穴處與奇經交會,只是通過所屬經脈與奇經在軀幹等部位相交而通會於其穴,因而是經交而穴通。竇氏稱八穴為「交經八穴」更符合八穴的交通方式。

八脈交會穴在針灸臨床上應用十分廣泛.受到歷代醫家的重視,其配伍應用可分為隨證配穴法和按時配穴法兩類。楊甲三教授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八脈交會穴理論及其臨床應用方面有許多獨到的見解。在他的指導之下,其博土研究生馬秀玲以八脈交會穴為研究內容,結合前人經驗,對八脈交會穴交通、會合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對八脈交會穴的主治範圍進行了總結、歸納,完成了一篇有較高學術水平的畢業論文,並獲得博士學位。她還從楊甲三教授應用八脈交會穴之病案入手,從單獨用、相生配穴、同氣配穴、靈活配穴及與其他腧穴配用等幾個方面,分析了楊甲三教授運用八脈交會穴辨證、立法、處方用穴、針刺手法等方面的經驗,尤其對楊甲三教授對八脈交會穴有獨特見解的幾個問題進行了探討。如八脈交會穴固定配穴法中,陰經為何要用相生配,陽經為何要用同氣配,八穴中為何用了四個絡穴、兩個輸穴、兩個蹻脈穴,為什麼無手足陽明、足厥陰、手少陰四經之經穴,而單用此八穴就能治療十二正經及奇經八脈的病症等。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