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是後世公認的現存最早藥物學專著,是漢代以前人類與疾病作鬥爭過程中有關藥物學知識的總結。是書分為總論和各論兩部分,總論概括地記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氣(性)五味等藥物理論,以及藥物的采收、炮製、貯藏和用藥方法等。
各論部分介紹了每種藥物的具體內容,全書收載藥物365種,其中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並按藥物的功效和主治,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藥120種,多屬補養藥,除礦物藥外,毒性小或無毒,可以多服或久服。中品藥120種,多為祛邪治病兼有補養作用,有的有毒,有的無毒。下品藥125種,多屬攻邪治病之藥,毒性較大,適用於寒熱、積聚、癥瘕等病證。
全書藥物主治病證名約170餘種,其中內科病證名如中風、痺、痿、水腫、瘧、腸澼、下痢,各種血證等。外科病證如癰疽、鼠漏、惡瘡、漆瘡、痔等。婦科病證如崩中、漏下、乳難、月閉等。五官科病證如目赤腫痛、青盲、目翳、衄血、鼻息肉、耳中流膿、耳鳴、耳聾等。口腔咽喉病如喉痺、口瘡等。寄生蟲病如三蟲、疥蟲等。
南朝齊梁時代的陶弘景沿用《神農本草經》原有分總論、各論的體例,把總論部分增補並加以註釋,為成《本草經集注》卷一序例。各論部分除了將《神農本草經》不同版本的藥物種類確定為365味,從《名醫別錄》中也選用藥物365味,合計730味,並按他自己的見解予以註解,這就是《本草經集注》後6卷的內容。730味藥物按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及有名無用分為七類,除後者外,前六類均尊古法分為上、中、下三品。可見藥物的資料源是由古本《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及陶弘景的註釋三部分構成。陶弘景為了讓讀者和後人能區分兩個不同資料源的內容,特地採用朱、墨雜書的方法,以紅字朱文書寫《神農本草經》,以黑字墨文書寫《名醫別錄》。這對保存、標記、識別《神農本草經》原來面目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這也是唐代《新修本草》、宋代《證類本草》得以見到《神農本草經》內容真目並為之倣傚(《證類本草》緣鏤版印刷而變通為「白文」和「黑文」)。
唐初蘇敬《新修本草》是由《本草經集注》和《藥圖》、《圖經》三部分組成,《神農本草經》的內容是正文、是主體,《藥圖》是當時全國各地選送的藥物標本繪畫而成,《圖經》是藥圖的文字說明,其主體內容沿用了陶弘景的體例和方法。在藥物數量上增加了114種,由於將《神農本草經》中的數味藥物(如「由撥」與「鳶尾」)進行了分條,所以其中所載藥物為850種。在藥物分類上,將原有的「草木」「蟲獸」分解為「草、木、獸禽、蟲魚」而成為九類分法,極個別藥物在原有類別中作了調整。《新修本草》對藥物資料來源也仿照陶弘景的思路而採用大、小號字的辦法予以標記。凡陶弘景注文用小字書寫,而新增注文不但用小號字書寫還冠以「謹案」予以區別。
北宋馬志等人在《新修本草》的基礎上,經過兩次修訂,著成《開寶重定本草》(即《開寶本草》)(公元974年),沿用蘇敬的9類分法,新增藥物133種,載藥為983味。《開寶本草》的正文用大字單行,注文小字雙行。正文出於《神農本草經》者印成白文,出於《名醫別錄》印成黑文,出於《新修本草》則在文末加注「唐附」,出於《開寶本草》新增者於文尾加注「今附」。
《開寶本草》問世數十年後,掌禹錫等完成了《嘉祐補注神農本草經》,簡稱《嘉祐本草》(公元1057~1061年)。其分卷、藥物分類、編寫體例、文獻出典等,完全依照《開寶本草》,共21卷,載藥1082種。其中983種承襲《開寶本草》所載的全部藥物及內容,新增99種,唯文獻來源的標記方式略有區別。凡正文出於《神農本草經》者印成「白文」,出於《名醫別錄》者印成黑字,出於《新修本草》補充的內容用「唐本先附」標記,出於《開寶本草》者用「今附」標記,若為掌禹錫等人新增內容則用「新補」、「新定」標記。標記為「新補」者為擇引的文獻,標記為「新定」者是取於當時。以上方法均指「正文」。若是「注文」,皆沿襲《開寶本草》之舊,唯《嘉祐本草》新增者,冠以「臣掌禹錫等謹案」字樣。
《嘉祐本草》新增的注文很多,內容也很豐富,引用的文獻約50餘種,相當廣泛。與此同時,宋朝政府於公元1058年下令全國徵集藥物產地的實圖,由蘇頌等人整理,於1061年編輯成《本草圖經》20卷,另有目錄1卷。
《嘉祐本草》和《本草圖經》問世後,由於分刊不便於檢閱,由陳承將兩部分合為一書,於1092年編成23卷的合刊本,名曰《重廣補注神農本草併圖經》。
蜀地世醫唐慎微也將二者合而為一,增加的內容更多,舉凡經、史、子、集中有關藥物學知識,一概收入書中,定名為《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公元1097~1100年),載藥1746種,析為32卷,在分類和文獻來源及標記方面,悉依《嘉祐本草》之舊,唯唐氏所增補的資料,皆冠以黑色魚尾括號。他將所增加的資料分為「藥物」和「注文」兩部分。「藥物」新增628種,「注文」新增的更多,特別是方論和單驗方,幾乎全是新增內容,約有3000餘首,徵引經、史、子、集和方書近250家。《經史證類備急本草》除序例上、下兩卷同於《嘉祐本草》外,主體內容由18卷擴充為29卷,使本草的研究在宋代達到了巔峰。後來雖在1108年稍作修定改為《大觀經史證類備急本草》,1116年由曹孝忠校刊更名為《政和新修經史證類備用本草》,但其基本內容未作變更。南宋時期雖對《政和新修經史證類備用本草》數次翻刻、校刊,唯1249年張存惠的翻刻不但重新校刊,更將寇宗奭的《本草衍義》附入其中,書名也改為《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簡稱《證類本草》)。
總之,從《神農本草經》至《證類本草》的發展歷程是:《神農本草經》→《本草經集注》→《新修本草》→《開寶本草》→《嘉祐本草》→《證類本草》。
這些本草專著是一脈相承的。雖然在卷數、藥物數量、註釋及相關內容方面歷代都有發展和增加,但在總的體例、分類、編排方式等,仍與《神農本草經》相同。可以說後世有關本草著作都是在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序文」發展為後世本草的「敘例」,三品藥物發展成為後世本草的各類及分卷,藥物條文保留在《證類本草》及各本草書中。今日所見《證類本草》的「白文」,既是《神農本草經》的古文獻,也是陶弘景的「朱文」。